1979年,天津知青为回城,抛夫弃女。35年后,她竟在医院碰到前夫,刚想打招呼,一女子突然冲过来吼道:“离我爸远点!”看着这女子熟悉的脸,知青瞬时红了眼睛。 “别碰他!你抛夫弃女,有脸来见我们?” 天津医院走廊里,穿白大褂的女儿一把推开马爱茹,怒吼的声音引得路人都纷纷看过来。 马爱茹被推的踉跄着扶住墙,盯着女子眉眼间的泪痣,和自己年轻时一模一样! 她声音发颤:“孩子……我是你妈啊!”不远处,正 给老人喂粥的范志刚猛地回头,手里的搪瓷碗“哐当”掉在地上,粥洒了一地。 1969年深秋,17岁的天津知青马爱茹来到河北石头村。她连镰刀都握不好,蹲在田地里哭时,村里的小学老师范志刚递来毛巾,教她干活、给她粮票。 1973年,两人在村民帮助下结婚,范志刚用木头做了张书桌,刻上“爱茹”二字。1975年女儿出生,范志刚跑十里山路请接生婆,笑得合不拢嘴。 1979年春天,马爱茹收到哥哥的信:母亲肺癌晚期,还附带了当时的返城指标。 夜里,油灯亮到后半夜,范志刚蹲在门口抽了一地烟头,最后说:“你得回去见你娘,我等你。”离开当天的清晨,马爱茹把尼龙围巾塞给熟睡的女儿,摸了摸书桌上的刻字,头也没回。 范志刚牵着驴送她,递来一兜枣干交代她:“路上吃。”回到天津后,马爱茹陪母亲走完了最后半年,进了纺织厂,也重组过家庭,但总对着枣干发呆,不敢打听石头村的消息。 而范志刚又当爹又当妈,白天教书,晚上给女儿缝衣服。有人劝他再找,他只指着书桌刻字摇头:“她会回来的。”女儿问起妈妈,他就说“妈妈在挣糖吃”,可女儿渐渐长大,心里的怨越来越深。 一晃35年过去。2014年冬天,62岁的马爱茹因肺病住院,取药时看见个熟悉的背影,范志刚头发白了大半,正给老人喂粥。 她刚要上前,就被女儿拦住。女儿掏出一张泛黄的合影:“这是我唯一的念想,你说走就走!” 马爱茹眼泪直流:“我没忘你……枕头下的尼龙围巾还在吗?” 女儿愣住了,那条围巾她一直藏在抽屉里。这时范志刚走过来,从兜里摸出个磨亮的塑料发卡:“你娘当年戴的,我留了35年。” 住院时,女儿刚开始只站在门口看,后来会给马爱茹削苹果。一天夜里,马爱茹拿出个铁盒,里面是35张全家福画:“每年画一张,想总有一天给你们看。” 女儿看着画,趴在床边哭了:“妈,我就是想你。” 2015年开春,马爱茹还是走了。临终前,她攥着香香和范志刚的手,嘴角带着笑。 送葬时,香香把发卡和画放进棺木。回程路上,范志刚看着抽芽的柳树轻声说:“她终于回家了。”其实没有谁是狠心抛家,不过是时代让马爱茹在母亲和家人间犯了难。 那些年的牵挂,早藏进了围巾、发卡和画里,有些爱,就算隔了三十年,也从没离开过。 文|黑子 编辑|南风意史
1979年,天津知青为回城,抛夫弃女。35年后,她竟在医院碰到前夫,刚想打招呼,
南风意史册
2025-09-12 09:44:49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