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美西方为搞垮中国,曾高价收购我国自来水业务,结局如何?外资企业打着“优

芸霄记史 2025-09-12 11:36:38

[微风]美西方为搞垮中国,曾高价收购我国自来水业务,结局如何? 外资企业打着“优质供水”的旗号,以远高于估值的价格砸钱入场。2007到2009年,法国的威立雅连续三次出手,以比原本资产估值高出几亿的价格,拿下了兰州、海口、天津三地水务公司超过45%的股权。   很多人当时都纳闷,一家自来水厂哪有那么高的身价,为什么他们愿意溢价去抢?   其实背后的算盘不难理解,水不像奢侈品,但谁都离不开,对于拥有十四亿人口的中国,这就是稳赚不赔的金矿。   当时国内水价普遍偏低,哪怕只涨一毛钱,利润都能水涨船高。   更关键的是,他们跟地方政府签了几十年的长期合同,合同里条条款款几乎倾向于外资,成本增加可以转嫁到水价,设备老化的更新由地方买单,他们只管坐收渔利。   于是,原本的民生必需品,成了外国资本眼里的“印钞机”。   日子一长,老百姓的负担就显出来了,比如天津,九十年代末水价还不到七毛一吨,到2014年已经爬到五块钱以上,兰州、上海也差不多是一年年往上加。   可钱掏得越来越多,服务却并没有跟上,大家都调侃说,“咱喝的不是水,是投资者算出来的账单。”   真正让矛盾爆发的,是2014年春天的兰州水污染事件。   那时候,自来水里突然冒出刺鼻的怪味,经检测苯含量足足超标二十倍,240万市民差不多有十八个小时都在喝这种污染水。   调查一查到底,原来是年久失修的供水管网被油污渗透,而负责管理的正是当年高价买下股权的外资公司,这一下,关于外资只懂赚钱忽视维护的质疑彻底炸开。   事情闹大之后,中央部门迅速出手,2014年住建部发起全国水务安全大检查,不光查设备设施,还盯合同和资金流向。   紧接着到了2015年,态度已经很明确:新项目不给外资批了,老合同等到期自然不续。   与此同时,国家资金大规模投向水务升级,管网换新、数字化调度、智能水表全面推广,原本五分之一的漏损率一路压到百分之十几。   本土企业趁势崛起,像北控水务、首创股份加快收回股权,也在技术上发力,很快拿下了产业主导权。   到2022年,局面彻底逆转,国内企业掌握九成以上市场,外资力量被逐步边缘化,曾经高调进来的国际巨头,只能悄悄退场。   当人们回望这十五年的变化,普遍觉得这是一场关键领域的保卫战,中国没有在城市命脉上受制于人。   这段经历也给我们提了醒。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特别是水、电、粮食、能源这些,绝不能完全交给外人。   资本逐利没错,但要有底线,一旦触碰到全民基本生活,就必须由国家把规矩立好。   中国水务改革的结果证明了一个道理:资源可以合作借鉴,但命脉一定得自己握紧。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威立雅的中国“水生意”:曾多次因污染被罚》 21世纪经济报 《水协预警:外资连续收购各地水务资产涉嫌垄断》 北京青年报 《渗入中国水管的外资:兰州水污染或致外资刹车中国业务》】

0 阅读:556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44

用户12xxx44

6
2025-09-12 12:49

水是硬伤,怎么都离不开的

蓝狮

蓝狮

4
2025-09-12 12:40

外资也没控股呀,还是国资说了算啊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