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李在明在华盛顿一句“安全靠美国,经济不再靠中国”,把韩国出口三成市场、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9-12 16:41:58

果不其然,李在明在华盛顿一句“安全靠美国,经济不再靠中国”,把韩国出口三成市场、六成零部件供应链、四成经济依存度全摆上了赌桌。这话一出口,全韩国的企业都慌了! 李在明上台后,外交上就面临中美拉锯的压力。2025年8月24到26日,他首次访美,行程紧凑,先是跟特朗普在白宫会晤,谈了54分钟,焦点在贸易关税、驻韩美军和朝鲜问题上。 特朗普宣布美国从韩国买船舰,李在明则表态支持特朗普跟金正恩会晤,还开玩笑说期待特朗普在朝鲜建大楼打高尔夫。会谈后没联合声明,美方接待规格一般,没红毯仪仗队,显示关系有点微妙。李在明为了缓和,表现出迎合姿态,称赞特朗普是伟大领袖,推动和平。 但美方要求明确,韩国得交出驻韩美军基地所有权,不再租用,还得承诺3500亿美元投资,90%收益归美方,外加买100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这些条件对韩国财政负担重,李在明估计没料到胃口这么大。 访美第二天,李在明在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演讲,直言韩国不能再走过去那种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路线。过去韩国经济高度依赖中国,出口占总出口三成左右,零部件供应链六成来自中国,整体经济依存度四成以上,尤其是半导体和汽车行业。 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2025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已超2000亿美元,预计全年破4000亿美元。半导体原材料和设备大半靠中国,汽车出口700亿美元中近一半去中国市场。李在明这话等于把这些依赖全扔到赌桌上,强调要在美国框架内判断行动,同时维护韩中关系。 但这转变来得突然,韩国企业界一下子炸锅了。三星和SK海力士这些巨头,本来在中国有大投资,三星西安工厂还在扩建,SK海力士也没退出,现在面临供应链重组风险。股市波动,企业高层紧急开会,担心订单流失、生产中断。媒体报道说,全韩国企业都慌了,供应链经理加班查库存,怕中断导致工厂停产,就业链条受冲击。 李在明回国后,马上在记者会上重申立场,说不能因为政治标签就切断对华关系,如果合作就被贴亲华标签,他宁愿承受,以维护经济利益。政府内部早意识到,跟美国遏制中国风险高,任何不友好举措都可能惹恼中方,损中韩贸易。 历史教训摆在那,2016年萨德部署闹得中韩关系冰点,文在寅政府后来修复经贸,才缓过来。尹锡悦上台后偏美,加强军演,引入延伸威慑,中国担心韩国失衡。李在上台初派特使去北京,重申建交33年友谊,出席活动表达合作。但访美后,平衡天平明显倾斜。 他推动对美承诺,签署能源采购协议,确保财政可控。同时,代表团带亲笔信去北京,讨论贸易扩展。跨境电商和绿色项目成新引擎,电动车氢能源合作预计增长30%,技术互补明显。 韩国处境确实左右为难,一头需要美国安全保障,对付朝鲜半岛复杂局势,东北亚安全环境多变;另一头离不开中国市场,中国不光是最大出口地,还是产业链核心供应方。 半导体行业原材料高度依赖中国,汽车结构也离不开那市场。新能源领域有潜力,但短期替不了中国带来的收入。盲目跟美,可能供应链堵塞、出口限缩;忽略中国,又遭美施压。 李在明的态度不是单纯政治站队,而是经济安全战略考量,对中美博弈的反应。2025年韩国经济本就下行,第一季度GDP萎缩0.1%,出口下滑5.2%,国际基金下调增长预期到1%。制造业GDP对海外需求依赖升到58.4%,中国份额大,这话一出,加剧不确定性。 贸易额数据乐观,韩国对华出口2025年2月达9511百万美元,月月增长。政府预计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推进,服务贸易投资金融负面清单磋商。中韩关系潜力大,韩国贸易顺差2025年8月增到65.1亿美元,出口增长虽慢,但整体正向。 李在明必须在国内经济利益和外交压力间权衡,半导体汽车新能源这些支柱产业敏感,任何失误都可能放大影响。他的策略是动态平衡,避免极端倾斜,在大国竞争中护住韩国利益。这事还没完,未来中美动向会决定韩国怎么走,企业界估计还会紧张一阵子。

0 阅读:128

猜你喜欢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