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零下71度如何生活?当地女性直言,最怕解决生理问题。她们每次小解都是一次严寒挑战,而且必须将每日饮水量控制在800毫升以内,这是当地女性世代相传的生存智慧。 在零下71度的环境中,每一次户外如厕都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周密的准备,这是奥伊米亚康村女性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奥伊米亚康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萨哈共和国,是北半球最冷的永久定居点之一,这里的极端低温不是偶尔出现的异常天气,而是持续数月的生活常态。 这里的房屋建筑方式十分特殊,为了防止室内热量融化永冻土导致房屋倒塌,房屋都建在离地一米的木桩上,墙体非常厚,窗户是双层甚至三层的,门也有三层,还贴着毛毡来抵御寒风。 尽管室内依靠烧煤或劈柴的炉子能将温度维持在18摄氏度左右,但与室外常年的零下五六十度相比,生存挑战依然巨大。 在这片冻土上,种植蔬菜谷物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地人的饮食以肉类和鱼类为主,驯鹿肉、马肉和冻鱼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 鱼儿被扔在户外,瞬间就能冻得坚硬如铁,食用时再拿回屋内慢慢化冻,物资补给依赖夏季末车队长途跋涉800公里到城市进行大规模采购,以储备整个冬季的所需。 对于奥伊米亚康的女性而言,生理期的到来意味着需要面对更大的困难,由于普遍使用户外旱厕,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下,裸露皮肤几分钟就可能导致冻伤。 卫生用品在极端低温下会变得僵硬,使用体验极差,甚至可能刮伤皮肤,为了减少外出如厕的次数,许多女性不得不严格控制每日的饮水量,有时甚至不超过800毫升,这种限制虽是为了应对环境,但无疑也给身体健康带来了额外的挑战。 当地居民主要是世代居住于此的雅库特人,他们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生存技能和文化习俗来适应环境,一些女性会随身携带一根小木棍,用于在极端情况下应对生理问题或防止排泄物快速冻结。 这种代代相传的实践经验,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生存智慧,她们之间也会互相分享经验,提供心理支持,共同面对严酷自然环境带来的挑战。 尽管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许多奥伊米亚康人选择留下,并以此为傲,这里空气纯净,水质清澈,严寒使得一些细菌病毒难以存活,当地居民的平均寿命甚至能达到85岁。 政府提供的“寒极津贴”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部分居民的生活,近年来,极寒体验旅游和科研活动的兴起,也为当地带来新的收入来源和发展机遇。 气候变化正给这片冻土带来不确定性。冻土融化可能威胁房屋地基和道路安全,独特的生态系统也面临挑战,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传统、适应环境之间找到平衡,是奥伊米亚康未来需要面对的课题。 奥伊米亚康人的生活,展现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顽强生命力、适应能力和共同体精神,那里的女性,尤其体现了这种在极限条件下依然坚持维护生命尊严的勇气和智慧。
俄罗斯那么大,却只剩一小块能住人地图骗了我们整整30年远看1700万平方公里
【235评论】【1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