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自岳飞之后,加上皇帝控制武将之权力,基本丧失了北伐的力量和动力,所以只能依托长江天堑被动防御。 在金兵南侵的危急关头,南宋王朝本有收复失地的雄心,却因内部权力斗争而转向守势。一个港口的兴建,竟成为国防转折的缩影,隐藏着王朝命运的转折点,结局将如何影响江山社稷? 南宋建立初期,面临金军压力,军事上还有些主动。靖康二年,金军攻陷汴京,北宋灭亡,赵构在应天府即位,政权南移。那时候,岳飞等将领组织抵抗,收复部分失地。绍兴十年,岳家军在郾城、颍昌击败金兵,推进到朱仙镇,距离开封不远。朝廷内部却担心武将坐大,影响皇权稳定。 绍兴十一年,赵构下诏召回岳飞,以莫须有罪名处死岳飞父子。这件事直接削弱了军心,其他将领如韩世忠、张俊也受到限制,军权集中到皇帝和枢密院。南宋从此难有大规模北伐行动,收复中原的计划基本搁置。绍兴和议签订,南宋向金称臣纳贡,换取和平,偏安江南。 这种转变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皇帝加强控制的结果。赵构害怕将领功高震主,秦桧主和派得势,主战派被打压。军力虽在,但动力没了,士兵守在南方,修筑防御工事。金军虽有南侵企图,但长江成为天然障碍,水流湍急,阻挡骑兵过江。 南宋开始重视水师建设,战船越来越多,大型舰船需要深水港湾停泊。原有港口水浅,容易搁浅,朝廷需要大基地。冯湛担任御前水军统制,考察长江沿岸,选定浒浦港。这里位于长江入海口,水深港阔,能护卫华亭港,便于支援淮河,比定海更有优势。 选址后,涉及当地拆迁,八十多户百姓,上百间房屋,三十多处坟地和一处焚化院需要迁移。平江知府汪应辰反对,认为扩港会征用良田,增加士兵驻扎,建宿舍、食堂、练兵场,百姓失去家园和耕地,容易引起不满。那时民众国家观念不强,地方上怨言多。 枢密院讨论后,批准冯湛请求,以国防为重。浒浦港扩建为水军基地,停泊大船,设寨栏防御。此港成为南宋永久水师驻地,守护东南沿海。 从岳飞之死到浒浦港建成,南宋军事从进攻转为防御,反映了皇权与军权的博弈。皇帝控制武将,避免内乱,但也错失收复机会。长江防线稳固了江南,但中原长期沦陷,教训深刻。
南宋自岳飞之后,加上皇帝控制武将之权力,基本丧失了北伐的力量和动力,所以只能依托
蕊蕊聊过去
2025-09-13 18:40:11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