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严格按照现在很多国内脱口秀受众对脱口秀的定义,那么李伯清就是新中国成立后说脱

裴裴评娱乐 2025-09-14 10:31:28

如果严格按照现在很多国内脱口秀受众对脱口秀的定义,那么李伯清就是新中国成立后说脱口秀的第一人。

为什么加一个“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在解放前,这么说的,各地都有,你想啊,撂地的,卖货的,民营电台里面播音的……扯扯最新的明星八卦,吐槽几句物价飞涨,围绕近期热点话题来说点段子,抗战爆发后讽刺日货号召大家用国货……里面加一些包袱,有时连说带唱,同时与观众互动一下,大家哈哈一乐,给你点钱,或者买你的梨膏糖——这就是“曲艺”的雏形,就是现在的脱口秀。

所以我说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声的改进,包括各地各种曲艺的改进,除了内容改进,删掉了那些封建迷信黄色低俗的等等,还有一点很重要,这一点说的不多:就是形式上的改进,抛弃了以前那些松散的、漫谈式的、看上去无主题的形式,而致力于打造一个个内容文本结构上非常严谨的“作品”,无论是对传统段子的改进,还是创作全新的新作品,都是如此。

这么做当然没问题,但就是这一步,步子迈得太大了,步子大了就太难了,导致人才跟不上,创作很容易出现瓶颈。九十年代相声出现低谷就是。

而李伯清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把形式变回去的,所以他起了一个新名字“散打评书”,就是形式相对松散的,大获成功。就是现在非常典型的脱口秀,或者说非常典型的单口喜剧。

在别人都想着往前走的时候,能想到往回走,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也和李伯清当时的身份也有关,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他一直是个体户演员,很自由,想说啥说啥,为了生存,也会尽可能琢磨怎么能吸引更多观众。后来很晚了他才加入重庆群艺馆,成为有编制的演员,直到退休。这也是他后来离开成都去重庆的原因。再后来从群艺馆退休了应该是又回到成都了。

虽然我不是川渝地区的人,但也非常喜欢李伯清老师,绝对一代大家。如果现在的脱口秀演员和受众坚持认为脱口秀、单口喜剧和相声完全两码事,那建议你们好好学学李伯清,这个总不会是两码事了吧。

0 阅读:0
裴裴评娱乐

裴裴评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