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站出来了!有家长吐槽说:“小学一年级作业把自己和孩子快逼疯了!孩子连拼音

名城探寻 2025-09-14 11:45:01

终于有人站出来了!有家长吐槽说:“小学一年级作业把自己和孩子快逼疯了!孩子连拼音都才刚学,可是作业却这么多文字,孩子根本理解不了题目,写到晚上10点多都没写完,都写哭了……” 这位家长坐在孩子旁边,手里攥着已经被捏皱的作业本,看着孩子把“b”和“d”又写混,眼泪啪嗒啪嗒掉在练习册上,她自己的嗓子因为反复读题目已经哑了。 孩子才六岁,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书包里掏出来的作业本摞起来有半本语文书厚,语文要抄写20个拼音、组10个词语,数学要做15道计算题,还有一本“综合实践”作业要画“我的家庭树”——可孩子连“家庭树”这三个字都认不全,更别说理解是什么意思,最后还是家长握着孩子的手,一笔一笔画完的。 晚上九点多,家长群里早就炸开了锅。有位家长发了张照片,照片里孩子趴在桌上,头歪在作业本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铅笔,配文是“写着写着就没动静了,一看已经睡熟,作业还剩两页”。 下面立刻有几十条回复,有人说自己孩子因为“把‘5’写成了‘2’”被自己骂了两句,躲在阳台哭了半小时,“现在想想特别后悔,孩子也不是故意的”; 还有人说自己每天下班路上就要开始焦虑,“怕赶不上回家陪孩子读题目,怕孩子写得慢又要熬到很晚”,有次甚至因为急着回家,开车闯了个红灯。 其实不少老师也有苦衷。有位班主任私下跟相熟的家长叹气,说不是自己想布置这么多作业。 学校每周都会检查各班级的作业量和批改记录,还要对比年级的测试平均分,要是自己班的进度慢了,或者平均分低了,不仅会被年级组约谈,还要写“改进报告”。 她也知道一年级孩子认不了多少汉字,题目里的“填空”“连线”“看图写话”,孩子根本看不懂,可这些题目都是配套练习册里的,她没权力随便改,只能在家长群里提醒“麻烦家长多帮孩子读题,辛苦大家了”。 孩子的变化比谁都明显。 以前放学回家,还会蹦蹦跳跳地跟大人说“今天老师教我们唱了新歌”,现在一进家门就耷拉着脑袋,放下书包就往书桌前坐,有时候坐了十分钟,笔都没动一下,问他怎么了,他小声说“怕写不完作业”。 有位家长带孩子去医院体检,医生说孩子睡眠不足,“六岁孩子每天要睡10到11小时,现在很多一年级孩子只能睡8个多小时,长期下来会影响注意力和生长发育”。 更让家长揪心的是,孩子现在提到“上学”“写作业”就抵触,以前喜欢看的绘本也不翻了,说“看书也要认字,太累了”。 教育部门早就有明确规定,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年级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30分钟。 可到了实际执行中,不少学校还是会打“擦边球”,把作业换成“自愿完成的练习”“亲子共做的任务”,可这些“自愿”往往带着隐形的压力——要是别的孩子都做了,自家孩子不做,家长总怕孩子落后。 有家长试着向学校反映,学校一开始说“会了解情况”,后来也没了下文,直到越来越多家长站出来吐槽,才有人来调研,调整了作业内容。 调整后的第一周,有位家长发了条朋友圈:“今晚八点半就写完了‘作业’,孩子拉着我玩了半小时积木,还说‘明天要早点去学校’。” 这才是一年级该有的样子啊——不是在作业本前哭鼻子,不是家长陪着熬到深夜,而是带着对世界的好奇去学习,带着对明天的期待去睡觉。 教育的初衷是让孩子爱上学习,而不是用作业把孩子的热情一点点磨掉。要是连一年级都要在焦虑里度过,那孩子往后十几年的求学路,又怎么能走得轻松?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