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钱学森在办公室里崩溃大哭,极少有人见过他情绪失控的样子,这位奠定中国航天事业根基的科学家,一生以冷静理性著称。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8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大楼里,钱学森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这位一向以冷静理性著称的科学家,此刻正经历着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当天,钱学森得知了一个噩耗:他亲密的同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郭永怀教授从兰州核试验基地返回北京时,乘坐的飞机在首都机场附近坠毁。 当事故现场的照片送到钱学森办公室,这位57岁的科学家再也无法保持往日的冷静,照片上,郭永怀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两人的身体已经被烧焦,但怀中紧紧护着的装有绝密实验数据的公文包却完好无损。 钱学森与郭永怀的交情可以追溯到海外留学时期,他们是同门师兄弟,共同师从著名科学家冯·卡门。 1956年,钱学森数次写信给郭永怀:“快来快来,我们拼命地欢迎你!”郭永怀听从召唤毅然回国,便投身于我国“两弹一星”的建设中。 在1968年那个特殊时期,中国核武器研究正处在关键阶段,郭永怀对核物理领域有着颇高的造诣,当时正在负责导弹和氢弹结合的新型“两弹结合”计划。 为了这次热核弹头试验,郭永怀已经在青海核基地连续工作了45天,高原反应严重折磨着这位年近60岁的科学家,但他强忍着身体不适,坚持带病工作。 1968年12月4日,郭永怀从青海核基地转车到兰州,然后连夜乘飞机返回北京,准备第二天的工作汇报。 5日凌晨,飞机抵达北京上空,在距离机场400米处突然失去平衡,一场惨剧发生了,飞机坠毁在机场附近的玉米地中,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了感人一幕:郭永怀和警卫员小牟紧紧抱在一起,两人身体虽然已经被烧焦,但怀中的公文包却完好无损,在生命最后时刻,郭永怀用身体保护了珍贵的核试验数据。 当时在场的力学研究所女研究员张梅回忆:“我去现场取包,那么多同志哭着喊着掰他们的胳膊啊……都掰碎了”。 钱学森看到现场照片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这位一向冷静理性的科学家崩溃大哭,让周围工作人员无不动容。 这不是钱学森第一次展现深情的一面,1991年,他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晚年时,他始终密切关注着中国载人航天最新动态。 2003年,当杨利伟成为第一位造访太空的中国人后,专程到钱学森家中报到,从此,每位从太空凯旋的航天员都会来到钱学森家中,向这位中国航天奠基人报告好消息。 郭永怀牺牲后,钱学森忍着巨大悲痛继续推进未竟的事业。 当月27日,在钱学森的指挥下,“东风三号”导弹和氢弹顺利结合,并在之后的试验中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胜利在中国的国防发展历史上,竖起了一块不朽的丰碑。 郭永怀是唯一的在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三大领域均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1999年,国家授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郭永怀是其中唯一的烈士。 郭永怀的夫人李佩教授将金质奖章和那块还在走的怀表分别捐献给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她作出这个选择,也没用十秒钟。 钱学森曾经说过:“人民说我为国家、民族做了点事,就是最高奖赏。” 这位科学巨匠在2009年10月31日离世,享年98岁,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和航天遗产,至今仍在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向前发展。 主要信息来源:郭永怀烈士史料汇编、《钱学森传》、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口述历史记录、李佩先生相关访谈资料
1968年,钱学森在办公室里崩溃大哭,极少有人见过他情绪失控的样子,这位奠定中国
小张主张
2025-09-14 18:39:45
0
阅读: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