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缉毒民警,以回族老板身份打入毒贩内部,吃饭时,毒贩突然夹起一块猪肉,放进他碗里,谁料,他腾的一下站起来,火冒三丈,怒目圆睁:“你懂不懂规矩?” 云南边境那片崇山峻岭里,毒品走私像鬼影一样潜伏着。一名年轻民警扮成回族老板,钻进贩毒窝子,饭桌上毒贩扔来一块猪肉试探身份,这关怎么过? 陈建军是云南缉毒战线上的英雄。出生在公安家庭,从小就听着父亲讲破案故事长大。1982年,他考进砚山县公安局,当上缉毒队的一员。那时候,国家刚开始组建专业缉毒力量,边境毒品问题严重,公安机关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大家打击贩毒犯罪。陈建军干这行,靠的就是一股子韧劲和聪明才智。他多次执行卧底任务,化身各种身份,深入毒贩内部搜集情报。那些年,条件苦,风险大,但他总能想办法适应环境,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1987年,陈建军接到一项重要行动。他假扮回族药材老板,带着现金和样品,接近一个活跃的贩毒团伙。这个团伙盘踞在云南边境,运输海洛因,危害社会稳定。陈建军事先研究了回族习俗,了解禁忌,避免出错。毒贩们警惕性高,常常用小手段试探新人。一次在饭桌上,毒贩头目故意夹起一块猪肉,放进他的碗里,想看他反应。这就是标题里说的那件事。陈建军当场站起来,火气上来,大声质问对方懂不懂规矩。毒贩们见状,赶紧赔不是,换了清真食物。这么一闹,不仅化解了危机,还让毒贩相信了他的身份,继续合作。公安部后来通报,这次行动缴获的毒品够装几辆卡车,极大打击了贩毒网络。 陈建军的卧底生涯不止这一件事。他前后24次潜入毒窝,每次都面对生死考验。毒贩的招数多变,有时候要求歃血为盟,他也得配合,划破手指滴血进碗,赢得信任。还有一次在广西山区,他扮成广东药商,住了三个月吊脚楼,用当地土话接暗语,避开陷阱。那些地方山高路陡,通讯难,情报传出去得靠线人接力。陈建军总能摸清周边村寨情况,积累线索,为大部队收网铺路。党的领导下,缉毒队伍越来越专业,大家互相协作,破获了不少大案要案。 1987年12月15日,陈建军最后一次行动,在广南县小波么村废弃矿洞。他带线人进去,本打算里应外合。毒贩临时改地点,大部队赶来得绕远路。洞里黑乎乎的,就几盏油灯。毒贩验货时起疑,拔枪对准他。陈建军亮出证件想控制局面,对方直接开火。他中弹倒地,右手还握着警官证。增援赶到时,发现他遗体上覆盖白霜,眼睛没闭。现场缴获大量毒品和现金,抓获多名嫌疑人。这个团伙被端掉,边境安全得到保障。 陈建军牺牲时才25岁,留下妻子和刚满一岁的女儿。局里开追悼会,上千人来送别,省厅领导也到场。那些曾经误会他伪装的街坊邻居,这下才明白真相。有人送热包子给办案民警,说要补补身子。他的女儿长大后,考进公安大学,每年清明去烈士陵园扫墓。她说,要把父亲没走完的路走完。这事迹传开,激励了很多年轻人投身公安事业。
1987年,一缉毒民警,以回族老板身份打入毒贩内部,吃饭时,毒贩突然夹起一块猪肉
虎虎聊娱乐
2025-09-15 12:35: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