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初,中国、尼泊尔就珠穆朗玛峰归属问题再度展开谈判,但尼泊尔首相寸步不让

虎虎聊娱乐 2025-09-15 12:35:52

1960年初,中国、尼泊尔就珠穆朗玛峰归属问题再度展开谈判,但尼泊尔首相寸步不让,双方僵持不下。伟人:“阁下是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 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处,珠穆朗玛峰矗立如巨龙,1960年它成了中尼两国边境谈判的焦点。尼泊尔首相态度强硬,坚持整座山归属自家,中国则基于历史事实维护北坡主权。谈判桌上,毛泽东一语直击要害:“阁下是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这番对话背后,藏着怎样的外交博弈和主权较量? 中尼两国1955年建交后,关系逐步走近,边境问题也摆上桌面。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屋脊,位于两国交界,归属争议由来已久。中国一直认定北坡属于西藏自治区,这有元代古籍和清康熙地图为证,早年就明确标注了位置。尼泊尔那边则把整座山视为当地民众的信仰中心,南坡的地理和文化联系让他们觉得理所应当。 早些年,1951年左右,两国通过非正式渠道达成默契,南坡归尼泊尔,北坡归中国。这种各管一半的办法虽没写进条约,却让边境保持了平静。可到了1960年,国际形势变了,中苏关系紧张,印度在中印边境上动作频频,尼泊尔夹在中间,立场跟着晃荡。尼方突然变卦,坚持珠峰整体该归他们,这让中国警觉起来,必须用事实说话。   1960年3月,尼泊尔首相B.P.柯伊拉腊访华,双方正式启动边界谈判。珠峰问题成了核心,中国提出以主峰为界的分界线,尊重历史和实际控制。尼方代表一口咬定,整座山都该画进尼泊尔地图,寸步不让。会谈多次卡壳,双方翻来覆去争论地图和档案。 3月18日,在北京,毛泽东会见柯伊拉腊。讨论到珠峰时,柯伊拉腊反复强调尼泊尔的传统权利,拒绝中方方案。毛泽东听完,直截了当问:“阁下是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这问题点破了尼方意图,会场气氛凝重。尼方还是坚持己见,中国代表则用北坡的管辖事实反驳。谈判拖了几天,没能破冰,僵局明显。 中国知道,光靠嘴上说不行,得用行动证明主权。1960年,中国迅速组织登山队,近300人从西藏集结。队伍面对高原缺氧和严寒,展开紧急训练。3月,他们进驻珠峰大本营,海拔5200米。队员们适应环境,逐步向上推进。 第一次行军到6000米,第二次到7000米,第三次攻克北坳壁到8300米。5月,突击组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冲顶。刘连满在第二台阶支援队友。5月25日凌晨4时20分,他们登上峰顶,插上五星红旗。这次从北坡登顶,是中国登山史的里程碑,也为谈判提供了铁证,证明中国对北坡的实际控制。   登顶消息传出,国际上轰动。尼泊尔看到中国实力,也明白继续硬扛没好处。双方重启对话,多轮磋商中,中国坚持公平原则。4月28日,先签了中尼和平友好条约,奠定基础。1961年10月5日,在北京,两国正式签署中尼边境条约,以珠峰主峰为界,南坡归尼泊尔,北坡归中国。 这个划分既顾及历史事实,又考虑现实情况,体现了中国外交的务实和克制。条约一签,边境稳定下来,中尼合作更紧密。珠峰不再是争端点,而是两国友谊的标志。中国后来在北坡加强生态保护,组织科考和清理垃圾,履行大国责任。 如今,珠峰南坡登山多,尼泊尔获益,但环境压力大。中国北坡虽难攀登,游客少,却也投入力量维护。两国通过协商,化解分歧,这在国际上是个好例子。维护领土完整,靠的是事实和智慧,不是一味对抗。  

0 阅读:0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