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民哽咽绝望了:我种出了平生最好的庄稼,却只能就地销毁,因为中国不买了 贸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9-15 16:42:27

美国农民哽咽绝望了:我种出了平生最好的庄稼,却只能就地销毁,因为中国不买了 贸易战的起因是美国单边加征关税,中国自然要反击。高粱只是冰山一角,美国农业整体出口损失巨大。农业部数据显示,从2018年中到贸易战高峰期,美国农产品对华出口少了270亿美元,其中大豆和高粱首当其冲。高粱出口下降了13%,相当于68万吨没了着落。农民们不光丢了钱,还背上债务。设备贷款、种子肥料钱,全压在身上。 协会报告显示,高粱价格平均低了20%,许多人不得不缩减种植面积,转种玉米或小麦,但那些作物市场也受波及。政府后来推市场促进计划,给点补偿,但杯水车薪。农民们得自己想办法,卖给本地饲料厂或出口其他国家,可东南亚和欧盟的需求远比不上中国。结果呢,库存积压,仓库爆满,农民只能低价甩卖,甚至就地销毁来节省劳动力。 反观巴西那边,高粱农民乐开了花。贸易战一打,美国货进不去,中国就开始找替代来源。巴西高粱产量本来就不小,他们抓住机会,出口量蹭蹭上涨。从不到20万吨,跳到几百万吨,填补了美国留下的空缺。中国审批巴西高粱进口后,第一批货预计2025年到港。巴西农民的田地忙活起来,卡车拉着袋装高粱往港口赶,订单稳了,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这不是巧合,而是市场规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饲料进口国,总得保证供应,巴西地理近,物流成本低,很快就成了新伙伴。美国高粱出口到中国的量,今年头七个月只剩8万多吨,比去年同期降了97%。巴西这边呢,生产和出口都上去了,协会数据说2025年巴西高粱播种面积增4%,创两年新高。农民们自然高兴,收入稳了,债务压力小了。这事儿说明,贸易壁垒一竖,受益的往往是第三方国家,美国农民成了炮灰。 协会主席在国会听证会上直言,关税让农民损失上亿,风险管理工具跟不上变化。2019年贸易谈判时,中国一度暂停高粱关税,但整体摩擦没停,出口恢复有限。到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签了,美国高粱又卖了点,但量远不如从前。农民们调整策略,增产其他作物,或开发乙醇市场,可高粱的饲料用途在中国最强。 库存压力持续,2025年价格还徘徊在低位,每蒲式耳2.35美元,农民叫苦。政府援助来了些,像是农场法案里的补贴,但覆盖面窄,许多小农场主拿不到。全球化时代,单边主义容易伤己。农民们本本分分种地,不想卷入大国博弈。协会在努力游说,找新市场,但中国这个大买家没了,替代难找。巴西农民的兴起,也让美国人警醒。

0 阅读:53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