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将中国放眼里?新加坡步入菲律宾后尘,不断挑衅还暗戳戳给我们使绊子,如果李家继续

物规硬核 2025-09-15 19:38:12

不将中国放眼里?新加坡步入菲律宾后尘,不断挑衅还暗戳戳给我们使绊子,如果李家继续这样下去,可能真会出事。   新加坡这个向来以“左右逢源”著称的小国,最近的操作实在令人费解,从与日本签署军事协议,到邀请印度军舰进驻自家港口,甚至在马六甲海峡开展联合巡逻,活脱脱有“步菲律宾后尘”的架势。   要知道,马六甲海峡堪称中国能源与贸易的“咽喉要道”,中国60%的石油、50%的欧非贸易都要经过这里,新加坡这一系列动作,无疑是在中国的能源命脉上“玩火”,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中新两国的贸易关系一直十分紧密,2024年贸易额就突破了一千亿美元,中国更是连续多年稳坐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的宝座,按常理,两国经济联系如此紧密,本应更加珍惜合作、互利共赢。   然而,新加坡却玩起了“双面把戏”:一方面,与中国做生意赚得盆满钵满,另一方面,又和日本、印度搞军事合作,给中国添堵。   2025年9月,在纪念抗战胜利阅兵前夕,李显龙突然前往日本,与岸田文雄签署了《日新防务合作行动计划》,这一计划允许日本军舰打着“维护南海航行自由”的幌子,频繁停靠樟宜基地。   新加坡在这个敏感时间点的举动显得不合时宜,就像邻居办丧事时放鞭炮,难免让人产生疑问,更令人意外的是,他们推动印度加入马六甲海峡的四国联合巡逻,甚至将巡逻范围扩展到印尼和马来西亚海域。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直接表态:"马六甲的安全应该由沿岸国家决定,"但新加坡对此充耳不闻,执意拉印度入局,这让人联想到菲律宾此前的行为。 2025年5月,菲方两艘公务船擅闯中国南沙铁线礁,结果被中国海警用高压水炮驱离,船上电子设备损毁后不得不挂白旗撤离,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中方全程录像让菲方精心设计的"受害者"形象彻底破功。   经济上,菲律宾更是损失惨重,对华香蕉出口暴跌40%,多个中资基建项目也被迫暂停,马科斯政府这下才如梦初醒,明白挑衅中国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能低调收场。   如今,新加坡的处境和菲律宾如出一辙,虽然其GDP的70%都依赖海上贸易,但樟宜基地里既有美军又有印军,非但没有让新加坡感到更安全,反而使其成为了地缘冲突的“人质”。   2025年8月,美国驻新使馆用组屋走廊来比喻南海“混乱”,试图煽动新加坡民众的情绪,结果新加坡外交部直接硬怼:不欢迎外国势力利用我们国家炒作第三方议题!这一强硬表态,虽然暴露了新加坡对美国操纵的警惕,但也没能阻止李显龙政府在军事合作上的“越界”行为。   面对新加坡的这些“小动作”,中国其实早有准备,中巴经济走廊的瓜达尔港,如今已具备年处理4亿吨货物的能力,中缅油气管道累计输油量已超过5000万吨,中老铁路的货运量也突破了910万吨。   这些“后马六甲时代”的通道,正在悄然改变中国的能源安全格局,让中国不再过度依赖马六甲海峡。   更有趣的是“东盟电网”计划,新加坡和菲律宾签署了一个碳信用合作协议,表面上看是环保合作,实际上是为区域能源互联铺路,等菲律宾的太阳能电力通过海底电缆输送到新加坡时,曾经的“对手”说不定就会变成“合作伙伴”。   新加坡的困境,本质上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身份焦虑,它想玩“平衡术”,结果却变成了“投机”,既想从中国这里赚钱,又想靠日本、印度给自己壮胆。   但历史早已证明,这种“两头下注”的策略往往两头都不讨好,菲律宾的香蕉烂在港口,新加坡的半导体出口也可能因为区域紧张局势而面临关税风险。   真正的小国生存智慧,应该像越南那样,在南海问题上玩“模糊策略”:既不公开站队,又通过务实合作深化与中国的关系。   新加坡如果想避免重蹈菲律宾的覆辙,就必须回归李光耀时代的务实传统:在军事上保持最低限度防御,在经济上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在东盟框架内发挥调解者的作用。   毕竟,马六甲海峡的航行自由,从来不是靠外部军舰护航实现的,而是靠地区国家的互信与合作,新加坡要是继续在别人的炮舰上寻找安全感,那最终只会把自己逼上绝路,毁掉多年积累的发展成果。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0 阅读:69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85

用户14xxx85

2025-09-15 20:22

开挖克拉运河让他喝西北风去。

猜你喜欢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