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俄罗斯大人物梅德韦杰夫突然在网上放狠话,说只要北约敢在乌克兰上空划“

康安说历史 2025-09-16 05:41:06

9月15日,俄罗斯大人物梅德韦杰夫突然在网上放狠话,说只要北约敢在乌克兰上空划“禁飞区”,还敢动俄罗斯无人机一根毛,那就等于直接对俄开战,导弹可不长眼。 巧的是,同一天波兰总统刚刚签署决议,同意北约 “东部哨兵” 部队进驻本国领土。丹麦、法国、英国这些北约国家正忙着调兵遣将,要在欧洲东翼搞所谓的 “威慑防御”。这种时间上的巧合,让梅德韦杰夫的警告听起来更像是针对性的回应,而不是随口说说的气话。 熟悉梅德韦杰夫的人都知道,这不是他第一次撂狠话。今年 7 月特朗普发 “最后通牒” 时,他就敢说 “俄罗斯无所谓”。5 月面对欧洲制裁威胁,他直接警告冲突可能进入 “更可怕的阶段”。 这次拿禁飞区说事,不过是延续了他一贯的强硬风格。更何况同一天他还在警告欧洲,谁敢动俄罗斯资产就追究到 “本世纪末”,这人狠话不多的架势算是玩明白了。 北约近期在乌克兰问题上动作确实不少。荷兰刚掏出 5 亿欧元买美国 “爱国者” 导弹给乌克兰,挪威、瑞典和丹麦又凑了 5 亿美元军援。 这种 “欧洲买单、美国赚钱” 的新机制,让俄罗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更让俄方火大的是 6 月那次 “蛛网行动”,乌克兰 117 架无人机突袭俄境内机场,泽连斯基还高调宣称 “独立实施”,可明眼人都看得出那些无人机的美国技术痕迹。 俄罗斯这边当然不会吃哑巴亏。他们测试的 “榛树” 高超音速导弹可不是摆设,10 马赫的速度让现有反导系统根本拦不住。 去年 11 月俄军就用类似导弹打击过乌克兰军工企业,分导式弹头落地时的火光,至今让西方记忆犹新。梅德韦杰夫敢说 “导弹可不长眼”,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硬家伙撑腰。 要说禁飞区,这话题其实不新鲜。2022 年俄乌冲突刚爆发时,乌克兰就求过北约设禁飞区,当时北约没敢答应,怕真跟俄罗斯打起来。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北约在波兰部署部队,明摆着是把防线往前推。俄罗斯最担心的是,所谓 “禁飞区” 会成为北约直接参战的借口,毕竟无人机打得多了,谁也保不准哪天就擦枪走火。 乌克兰战场早就成了无人机的天下。6 月那次袭击,乌方说炸了 41 架俄军机,俄方则嘴硬说 “就伤了两架”,还奖励了用石块砸无人机的老百姓。 这种你来我往的拉锯战,让无人机成了双方都输不起的面子工程。梅德韦杰夫把话说死,就是怕北约下场帮乌克兰拦截无人机,那俄军的空中优势可就真悬了。 反观北约,嘴上喊着 “防御”,动作却越来越激进。他们搞的 “堤丰” 导弹系统能打 “战斧” 巡航导弹,射程两千多公里,部署在东欧就能摸到俄罗斯边境。这种步步紧逼的架势,难怪俄罗斯要亮红牌。一边是北约东翼增兵,一边是俄罗斯导弹待命,欧洲的火药桶就差个火星子。 更有意思的是外交层面的僵局。今年 5 月俄乌好不容易坐下来谈过一次,结果 6 月就遭无人机袭击,谈判彻底停摆。 特朗普说要退出斡旋,欧洲国家却还在往火坑里扔钱。这种各打各的算盘的局面,让军事对抗成了唯一选项。梅德韦杰夫的狠话,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这种外交失效的无奈回应。 现在的情况是,北约明着暗着帮乌克兰提升战力,俄罗斯则用导弹和狠话划红线。乌克兰成了新式武器的试验场,“榛树” 导弹的分导式弹头和北约的 “爱国者” 系统在这里隔空对轰。 那些在波兰境内集结的北约部队,和俄罗斯部署在边境的导弹部队,就像两只对峙的猛兽,谁都不敢先动,但谁也不肯后退。 梅德韦杰夫的警告会不会成真?现在还不好说。但有一点很清楚,无人机已经成了战争的新焦点,禁飞区则是北约和俄罗斯的红线。 当西方的防空系统开始拦截俄无人机时,当北约的战机真的出现在乌克兰上空时,那枚 “不长眼” 的导弹可能就真的要飞出去了。 说到底,这场嘴炮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博弈。北约想借乌克兰削弱俄罗斯,俄罗斯则要保住自己的地缘安全。 梅德韦杰夫的狠话,不过是把这种博弈摆到了台面上。导弹不会说谎,部署不会作假,当双方的军事动作越来越激进,所谓的 “战争边缘” 可能就真的不太远了。

0 阅读:180

评论列表

平安是福

平安是福

3
2025-09-16 15:39

这人就是脑子有病吧,他说的话谁会当真?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