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四川军阀刘文辉拿出50万大洋,企图收买刘湘麾下的师长范绍增。范绍增接

玉尘飞啊 2025-09-16 12:38:36

1931年,四川军阀刘文辉拿出50万大洋,企图收买刘湘麾下的师长范绍增。范绍增接过沉甸甸的银票,转身就直奔军长刘湘的指挥部,咧嘴一笑说:“刘文辉送了我50万,军长你说怎么办?”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这一幕看似滑稽,背后却是四川两大军阀刘湘和刘文辉的激烈较量。这两人虽是亲叔侄,但面对权力和地盘,家族情谊薄如纸。 刘湘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军长,盘踞重庆、万县等川东经济重镇;刘文辉则是第二十四军军长,控制川西和西康地区七十多个县。双方兵力相当,各拥十余万大军,都想着独霸四川。 刘文辉之所以愿意下血本拉拢范绍增,事出有因。他之前花重金从国外购置了一批军火,甚至包括飞机零件,结果货轮经过刘湘地盘时被扣下了。 刘文辉气得跳脚,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打算用金钱从内部撬动刘湘的阵营。他精心挑选了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老部下蓝文彬,另一个就是出身袍哥、并非刘湘嫡系的范绍增。 五十万大洋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三年的全部税收。普通士兵不吃不喝一千多年也攒不到这么多钱。刘文辉觉得,这笔巨款足够砸开任何人的忠诚。 范绍增看似“哈儿”(四川话“傻儿”之意),其实心里透亮。他拿到钱后毫不遮掩,直接向刘湘坦白。 刘湘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不但没怪罪,反而让范绍增放心拿去花。刘湘的深意是:既然你范绍增能来告诉我,就说明你忠心可靠。这钱不要白不要。 范绍增还真不客气,拿着这笔“意外之财”在重庆修了座豪华庄园“范庄”,又跑到上海尽情挥霍。 他在上海广交人脉,甚至和青帮头子杜月笙、黄金荣成了拜把兄弟,还利用这层关系打通长江各码头的关节,为日后铺垫。 另一边,蓝文彬悄悄收下钱却没声张,可能盘算着观望风向,押注刘文辉可能赢。 但刘湘很快得知此事,毫不犹豫地将蓝文彬撤职扣押。虽然1933年就放了他,但蓝文彬的军旅生涯也基本到头了。 刘文辉和刘湘虽为叔侄,但刘文辉反而比侄子刘湘小五岁。刘湘早年得势,不忘提携这位堂叔,推荐他进入军界。 刘文辉也争气,从参谋、营长一路升到旅长、师长,后来更是当上二十四军军长。但好景不长,利益面前亲情靠边。 刘湘靠着蒋介石支持,主张“拥蒋统川”;刘文辉则联合反蒋势力,想着统一西南,甚至支持滇军、黔军搞扩张,这让刘湘深感威胁。刘文辉买的军火被扣,只是双方矛盾爆发的导火索之一。 范绍增这个人,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他生于四川大竹县,从小不爱读书,就喜欢混江湖,加入了袍哥组织,后来投身军旅,在军阀混战中几经起伏。 他带兵打仗凶猛,但也颇讲义气,曾收留过共产党员王维舟。抗战爆发后,范绍增主动请缨抗日。他自募兵员组成第八十八军,亲赴前线。 1942年,他率部在浙江作战时,竟击毙了日军第十五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这是日本陆军历史上第一个在战场上被击毙的师团长级军官。次日,又击伤日军少将旅团长河野,战功赫赫。 但立了功的范绍增并未受蒋介石重用,反而被明升暗降,调任没有实职的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一气之下,他返回四川,思想逐渐倾向反蒋。 解放战争时期,范绍增与中共地下组织有所联系,并于1949年12月在渠县率部起义,为四川的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范绍增历任中南军区参事、河南省体委副主任等职。他主动交出房产、学习文化,1977年在郑州去世。 回顾这段往事,范绍增面对五十万大洋的抉择,显示了他精明的生存智慧。他看似“哈”,实则大事不糊涂,在关键时刻站对了边,也为自己赢得了刘湘的信任和后来的发展空间。 而刘文辉和刘湘的叔侄内斗,则是那个时代军阀混战的缩影。他们为争夺权力不惜兵戎相见,最终刘文辉败走西康,刘湘掌握了四川大权。但这种争斗消耗的是国力,苦的是百姓。 范绍增的人生起伏,深深烙印着时代的印记。他从绿林好汉到军阀将领,再到抗日英雄,最终选择起义归顺人民,其转变也折射出历史洪流的走向。 他或许不是完人,但他在民族存亡关头挺身而出,在历史转折点做出了正确选择,这些值得肯定。 信息来源: 人民网《刘文辉、刘湘的“家族混战”》

0 阅读:0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