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一大妈因家人买了很多饮料,便将饮料当成水喝,每天最低为3瓶,结果一段时间后,视线突然变得模糊,体重还下降很快,随后又有腹痛、腹泻等,家人急忙送她去医院检查,不料,却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酮症! 生活里不少人给老人买饮料,只要看见“无糖”俩字就觉得踏实,觉得没蔗糖就不会伤身体,渴了当水喝也没事。 可长江航运总医院的医生最近接诊的一位武汉大妈,却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这想法真的太片面了——她天天把无糖饮料当水喝,最后查出了2型糖尿病酮症,还差点拖出更严重的问题。 这位大妈来医院的时候,状态差得很:眼睛看东西模模糊糊,以前看手机消息不用戴老花镜,现在得把手机举到离脸半米远。 体重也掉得厉害,不到半个月瘦了5斤多。 家人一开始以为是肠胃不好,没往血糖上想,直到医生给她做了全面检查,才发现不仅是2型糖尿病酮症,还合并了泌尿系感染和低钾血症,医生说再拖几天,可能就得发高烧、昏迷了。 家人当时特别不解,说大妈退休前身体一直还行,怎么突然就得了这么重的病? 直到医生一点点追问生活习惯,才把“病根”揪了出来。 原来大妈退休后就没怎么出过门,一天到晚待在家里,早上起来窝沙发刷手机,中午简单吃口饭,下午到晚上就坐在桌前玩电子麻将,除了吃饭、上厕所,几乎不挪地方。 时间长了,体重慢慢超了标,可因为没出现头晕、乏力这些不舒服的症状,她自己和家人都没当回事,压根不知道她的胰岛功能已经悄悄减退了。 真正让病情爆发的,是两个月前儿子买的那些无糖饮料。 儿子想着妈平时总喝白开水没味道,又听同事说“无糖饮料比含糖的健康,不会长胖”,就成箱买了无糖可乐和0卡电解质饮料回家,放在客厅茶几上,让妈渴了就喝。 大妈一看不用自己烧开水,还能喝到有甜味的饮料,干脆就把白开水扔到了一边。 一开始是一天喝3瓶,后来玩麻将玩得入迷,有时候一下午就能喝光4瓶,就这么喝了快两个月,身体慢慢就扛不住了。 最开始出现视力模糊的时候,大妈还以为是老花镜度数不够,自己去眼镜店换了副镜片,可没几天体重就开始掉,还添了腹痛腹泻的毛病,家人这才赶紧送她去家附近的社区医院。 社区医院查出来血糖高得离谱,开了些降糖药让她回家吃,还嘱咐她少吃点甜的。 可吃了一周药,症状一点没好转,反而又添了新毛病:尿频得厉害,不到一小时就得去趟厕所,还总觉得心慌,稍微站起来走两步就喘不过气。 家里人怕耽误病情,赶紧联系了长江航运总医院,把她转到了老年病科。 接诊的医生听完家人的描述,又看了社区医院的检查报告,很快就找到了关键问题——那些被当成“健康饮品”的无糖饮料。 医生解释说,所谓的“无糖”,只是没添加蔗糖,里面其实藏着阿斯巴甜、蔗糖素这些人工甜味剂。 这些甜味剂看着没热量,却会打乱肠道里的有益菌群,而肠道菌群一乱,就容易引发胰岛素抵抗。 再加上大妈本身超重、长期不运动,胰岛功能早就弱了,这两个因素凑到一起,病自然就爆发了。 而且医生还说,大妈的泌尿系感染和低钾血症,跟糖尿病酮症还会互相“添乱”:泌尿系感染会让酮症酸中毒更严重。 而酮症酸中毒又会让身体抵抗力下降,感染好得更慢,要是再拖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好在家人送医及时,医院很快给大妈制定了治疗方案:首先就是让她彻底停掉所有无糖饮料,渴了只能喝白开水。 饮食上要吃低盐低脂的,多吃粗粮和青菜,每天再搭配一个鸡蛋或者少量瘦肉。 就这么坚持治疗了一周,大妈的血糖慢慢降了下来,腹痛、尿频的症状减轻了,视力也比之前清楚了些,终于能正常看手机、玩麻将了。 现在医生们都在提醒,给老人选饮品,千万别只看“无糖”两个字就放松警惕。 买的时候一定要翻到成分表,只要里面有阿斯巴甜、安赛蜜这些成分,尽量别给老人买 老人最好的饮品还是白开水或者淡茶,安全又解渴。 要是发现老人出现视力模糊、体重突然下降、腹痛腹泻这些症状,千万别耽误,赶紧带老人去医院查血糖。 毕竟饮料只是偶尔解解馋的东西,真把它当水喝,再好的身体也扛不住。 那么到最后,你们是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湖北武汉,一大妈因家人买了很多饮料,便将饮料当成水喝,每天最低为3瓶,结果一段时
语蓉聊武器
2025-09-17 10:42:2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