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印度和欧盟共同宣布了! 9月17日晚,印度和欧盟宣布将在今年年底前签署自贸协定(自由贸易协议,简称自贸协定),以便“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 推动这一自贸协定达成的主要人物,是印度总理莫迪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这两位领导人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访问了对方国家,并就自贸协定进行了会谈。 自贸协定谈判一谈就是21年,为什么这次就能达成?背后有什么战略考量?我们来看看双方各自有什么算盘。 印度2022年吸引外资增长了27%,印度希望借助与欧盟达成的自贸协定,进一步吸引外资,实现“世界工厂”的目标。 如今,很多欧美企业都在中国生产,但它们对中国的担忧也在加深,比如,中美关系紧张使得很多企业担心供应链安全。 印度达成自贸协定,与欧盟签署的自贸协定,将使印度制造的产品大量涌入欧洲,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一个替代中国的选择。这是印度的算盘。 再看看欧盟,欧盟希望借助与印度达成的自贸协定,摆脱对单一市场(美国)的依赖。 近年来,全球地缘冲突加剧,欧美关系并不稳固,欧盟担心如果只依靠美国作为单一市场,那会不会陷入被动? 欧盟希望借助这一自贸协定,打开与印度的贸易往来,实现双向互利,而不是单向依赖。 但欧盟和印度达成自贸协定,谈判并不简单,因为双方在很多领域都存在分歧,比如,环保标准、劳工权益等。 这些分歧,使得双方的谈判复杂而漫长。但如今达成自贸协定,对于双方来说,更重要的是战略考量。 达成自贸协定,被视为一个改变全球贸易流向的战略契约,有可能重塑全球贸易格局。 我觉得印欧这自贸协定,说是经济合作,其实也是互相打着小算盘。 印度想借这机会抢点外资和出口,争当“世界工厂”;欧盟则是怕单靠美国太被动,想找个新退路。 不过这事儿也挺悬,环保、劳工那些老分歧没解决,就是颗定时炸弹。 而且印度的产业链和基建都差点意思,能不能当靠谱替代还不好说。 最关键的是,别为了自己的小算盘,把全球贸易搞得更分裂了,那可不是啥好事。 各位读者朋友你们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讨论!
快报!快报!印度和欧盟共同宣布了9月17日,印度总理莫迪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
【38评论】【1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