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美国也有怕的时候?以前动不动就拿核弹威胁中国,现在一句都不敢提了。到底是谁让华盛顿闭上了嘴?答案,就藏在9月3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 不得不说,这一回,北京的牌打得漂亮,打得精准,打得毫无保留。 9月3日的“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不只是一场仪式,更是一道通牒。 从东风-5C那句“全球打击范围”,到歼-20S指挥无人机的“一带六”空战新范式,每一张牌都像是专门留给美国的答卷。 一份不容置疑的声明: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被动防御的中国。 美国人不是没看懂这场阅兵。从直播画面还没结束,《华盛顿邮报》的头条就已经改了标题,从“纪念抗战”变成了“北京展示全球打击能力”。 五角大楼高层连夜开会,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团队一周内三次向总统简报中国军事能力。 他们怕的不是表面上的东风导弹有多大,怕的是背后那句“我们说到做到”的沉默宣言。 最怕的,从来不是对手的嚣张,而是对手的沉默。 美国防长赫格塞思阅兵后几天公开表示:“美国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 话音刚落,就主动向中方提出举行防长视频通话,时间定在了9月9日。 这可不是第一次通话,但却是第一次,美国人低头得这么干脆。 整个9月,美国行为像换了一个剧本。先是暂停了原定于月底的“四方安全对话”,紧接着从韩国撤出两个陆战营,关岛的战略轰炸机也悄悄降低戒备等级。 如果说这些举动只是调整,那国会里关于缩减“印太前沿部署”的预算讨论,就不是巧合了。 美国的战略收缩不是退让,而是怕了打不赢。 自从中国在2023年突破高超音速弹道变轨技术后,五角大楼内部就已经承认,现有的反导系统对东风-17毫无办法。 而2025年这场阅兵,更像是当头一棒。 高超音速“三东风”,17、26、27轮番登场,那不是展示,是威慑。 歼-20S带着无人机蜂群掠过天安门的那一刻,美国空军参谋长在内部简报会上说了一句被泄露出去的话:“未来的空战,我们没得选。” 台湾问题,更是重重一击。中国从来没有说过“动武”两个字,但从来没有停止过“备战”的行动。 这一次,连“封锁台岛”的战术都演练到了极致。 舰载无人机蜂群模拟港口封锁,陆基东风导弹“精准模拟打击台北通信枢纽”,连美国媒体都忍不住承认:中国是动真格的,不是做样子。 赖岳谦教授的话不是没有根据。 他说,“从9.3阅兵之后,美国人不再提武力威胁中国”,这话听起来夸张,其实一点不夸张。 你去看美国的对华表态,从9月初到现在,几乎没有一个高官敢说“军事对抗”这个词。 赫格塞思说“对话”,国务卿说“和平共处”,连特朗普最近也只敢说“我们要更聪明地处理中国问题”。 聪明?怕才是真的。 美国不是不想用“航母外交”压中国,只是发现“航母杀手”已经把他们逼到墙角了。 鹰击-21的出现,直接改变了整个西太平洋的海权格局。 以前美国人动不动就说“我们有11艘航母”,现在连《防务新闻》都开始讨论“航母是否过时”。 最讽刺的是,美国还在东边部署军演,西边就开始收缩阵线。 一边在菲律宾搞所谓的“自由之刃-25”,一边又悄悄取消了与澳大利亚的联合登陆演练。 这种前紧后松的节奏,说白了就是一种“表面强硬、内心退缩”的典型美式伎俩。 可笑的是,美国人还总以为中国看不透他们的小算盘。 实际上,中国这次阅兵后最强烈的信号,不是武器多先进,而是“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这五个字,才是真正让美国战略界彻夜难眠的原因。 而台湾,美国真的保得住吗?从9月以来,美国对台表态明显降温。 不仅没有新的军售案,连“台美代表处”的沟通也被压缩到最低。 有人说是选举因素,也有人说是中美防长通话产生的“战略默契”。 但懂行的人都知道,这一切的背后,就是北京在9月3日那天用实力写下的一句话:“台湾问题,不容干涉。” 而且,美国人也不傻。他们看得清楚,台海一旦开打,不是“是否胜利”的问题,而是“是否能存活”的问题。 一场战争,美军航母进不了,战机飞不过,补给到不了。 以前还能靠第一岛链封锁中国,现在中国的导弹年产量,是美国的17倍,谁封谁,都难说。
美国人骨子里都清楚:中国无论武器进步多快,先进到什么程度都不会主动攻击美国本土,
【9评论】【11点赞】
洋丶Yang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