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不容否定!昆仑策重磅发声捍卫公有制 历史不容篡改,鲜血铸就的真理不容玷

俊青聊天下 2025-09-18 16:49:46

土地革命不容否定!昆仑策重磅发声捍卫公有制 历史不容篡改,鲜血铸就的真理不容玷污。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先义日前发布重磅文章,直面当前舆论场上为地主阶级翻案的逆流。 近年来,一种试图重新美化地主阶级的思潮悄然兴起。网络上出现大量所谓“好地主”的说法,宣称地主都是通过勤劳节俭积累财富,甚至提出要恢复“乡绅治理”模式。 01 文艺作品成为前沿阵地 以小说《软埋》为代表的一批文艺作品,正在为地主阶级树碑立传。这些作品将地主描绘成淳朴、善良、勤劳的形象,完全颠覆了传统认知。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思潮已经影响到年轻一代。一些女孩子竟然提出“白毛女为什么不嫁给黄世仁”的疑问,认为这样就能确保一生幸福。 02 历史真相不容抹杀 地主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其剥削本质不容否认。历史上,地主通过土地占有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这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千年梦想。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彻底的土地改革。 03 王朝兴衰的土地密码 中国历代王朝更替几乎都与土地问题密切相关。从汉朝到明清,每个王朝初期都会分配土地,但几十年后就会出现土地兼并。 大地主与权贵勾结形成特权阶级,导致贫富两极分化。最终王朝因失去民心而灭亡,这几乎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周期律。 04 国共两党的根本区别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土地政策。毛泽东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主张依靠农民革命。 蒋介石则在《中国之命运》中称农民为“暴民”,依靠地主豪绅和买办阶层。最终,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取得了胜利。 05 公有制的现实意义 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它使得国家能够集中资源办大事,建设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 相比之下,美国等土地私有制国家,修建铁路需要与无数地主谈判,往往难以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06 当前面临的挑战 如今,豪强向权力渗透、权力向资本寻租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人打着改革和市场化的旗号,巨量侵吞国有资产。 资本大佬办泰山会、开湖畔大学,结党营私,抱伙成团,都是为了捍卫他们窃取的巨额利益,威胁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 毛主席早在1965年就警告过:“如果走了资本主义道路,不出十年就会出现小官大贪、大官巨贪,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如今历史周期的考验再次摆在我们面前: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还是放任土地兼并重回历史老路?这场争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地主阶级是如何产生的 旧时代地主如何维护土地的私有呢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俊青聊天下

俊青聊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