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前段时间来了趟我们这,回去就忍不住公开感叹:太震撼了!他说自己亲眼看到了“一个在成长、在奔跑、在创新的中国”。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当意大利还在努力让火车跑到每小时300公里的时候,中国已经在研究怎么突破400、450,甚至500公里了,同时还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和各种创新领域全面发力。
这话虽然出自一位常制造话题的政客之口,但这次,他说的倒是大实话。
中国的发展速度,确实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就像最近,中国刚刚亮相了首列完全自主研制的智能市域列车。
这车不但是全国首列时速200公里的全自动驾驶市域列车,也是全球跑得最快的全自动轨道车辆。它用了GoA4级全自动驾驶技术,故障响应能做到“毫秒级”。
这车将用在京雄快线(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以后从雄安新区30分钟就能直达大兴国际机场,60分钟到丽泽商务区。
但在这背后,中国人自己却常感觉——“内卷”了。
“内卷”是啥?简单说,就是大家都觉得:我们跑得太快了,快得身体一直在冲,心却跟得有点累。
但中国人又不敢慢下来,更不敢停。
为什么?因为还没真正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还没稳稳地迈进发达国家的门槛。只有冲过去了,可能才敢稍微喘口气。
这种“停不下来”的感觉,几乎无处不在:
就像中国的轨道交通,不但要快,还要更智能、更绿色、更自主。
就像中意两国合作,人家看到的是中国在汽车、智慧道路、创新技术上的巨大潜力,但国内更多人感受到的,是生活、工作、竞争的压力。
所以,外面的人看到的是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但很多中国人自己说的,是“卷”,是“累”,是“不敢歇”。
中国不能不跑。国际上,别人在盯着、比较着;国内,那么多人口要就业、要吃饭、要过上好日子。只有挤进发达国家行列,很多问题才能真正缓解。
但这个过程,真的不容易。
萨尔维尼看到的是中国交通的领先,但他可能没那么容易看到普通人每天通勤的拥挤、加班的日常、还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
中国确实在奔跑,甚至在某些领域开始领跑。但跑得多快,就有多累。中国人心里明白:现在停下来,之前的路可能就白跑了;只有坚持冲到终点,才能真正放松。
所以,哪怕“内卷”,哪怕累,中国也只能继续向前。
别人夸我们跑得快,我们苦笑一下,然后继续低头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