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印度又对中国产品下手了!这次盯上的是咱们的铜缆。印度商工部应两家本地

文武互娱 2025-09-23 19:53:41

9月23日,印度又对中国产品下手了!这次盯上的是咱们的铜缆。印度商工部应两家本地企业申请,宣布对中国铜缆发起反倾销调查。就是嫌中国产品卖得太便宜,影响了他们自家生意。(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熟悉中印贸易的朋友都清楚,这事儿真不算新鲜。2023年一年,印度就对中国发起了22起贸易救济调查,妥妥的全球第一,比美国和欧盟加起来还多 。光是去年9月下旬,10天里就接连抛来9起反倾销调查,简直把这种操作当成了家常便饭。这次被盯上的铜缆,涉案的是印度两家本土企业Birla Cable和Sterlite Technologies,调查期从2024年4月算到2025年3月,连带着前三年的市场情况都要翻出来查。 这话听着有点道理,但细究起来全是漏洞。中国铜缆卖得实惠,根本不是什么“恶意倾销”,而是实打实的产业优势堆出来的。现在全球AI数据中心都在抢铜缆,英伟达最新的GB200服务器里,密密麻麻的铜缆总长度能超过3200米,咱们国内的沃尔核材早就实现了224G高速铜缆量产,比海外巨头还早了6个月。从镀银铜线到成品制造,全产业链国产化率超过65%,加上规模效应,价格自然有竞争力,这是市场规律,不是什么“不正当竞争”。 印度当局好像没算明白一笔账:这种保护主义最后往往是伤了自己。去年他们对中国PCB加征30%反倾销税,结果本土IT和汽车企业集体抗议,因为印度自己造不出高质量的多层板,最后反而推高了自家产品的成本。铜缆这事儿更关键,现在印度搞“数字印度”,AI算力中心缺不了铜缆,咱们的产品在20米内短距传输场景下,成本只有光缆的40%。真要是加税,要么本土企业拿不出替代品,要么下游产业就得扛下更高成本,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一边喊着“保护本土产业”,一边又离不开中国供应链。中国社科院的专家早就点透了,中印产业链绑定得紧实,印度要搞“印度制造”,反而需要和中国合作 。而且中国企业也不是被动挨打的,之前应对反倾销时,要么联合下游企业证明“加税损害印度公共利益”,要么通过技术升级做高附加值产品,实在不行还能走第三国转口规避限制。 贸易竞争的核心从来是技术和效率,不是靠行政手段堵门。印度要是真为本土产业好,不如好好补补技术短板、完善产业链,光靠反倾销调查挡着别人,永远练不出真本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文武互娱

文武互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