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姚,女子看中一块翡翠,只需26.8万,她转手就卖了100多万,结果她刚收了

文史小将 2025-09-24 15:26:52

浙江余姚,女子看中一块翡翠,只需26.8万,她转手就卖了100多万,结果她刚收了定金,就被卖家告知,那块翡翠要268万,是新来的助理搞错了,少给了一个0,他们要撤销订单,不发货,这下女子不同意了,卖家不发货她就得赔100多万,她坚决要卖家发货。 据杭州网,9月23日报道,268万翡翠标错价按26.8万卖出,拒发货被判赔50万,商家表示公司半年白干了! “姐,完了!我少看了一个0,268万翡翠标成了26.8万。” 当店家杨某(化名)听到新来小助理说的话,人都傻了,她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 小助理又哭着说了一遍,称自己少看了一个0,以为就是这个价格。 这一下,轮到杨某慌了,她召集手下人一起想对策。 杨某唯一庆幸的是,买下这个翡翠的是一个熟客,在杨某看来,这件事情应该挺容易解决的,都是熟人好说话。 上错价格的小助理,没有继续在杨某这里工作,在杨某罚了她1000元后,小助理主动辞职了。 因为小助理年纪还小,杨某并没有追究过多,当下最重要的是和买家周某谈好。 这事在买家周某看来,也是挺无语的。 在2023年3月31日晚,杨某像往常一样开启了自己的翡翠直播专场。 那天的直播间氛围格外热烈,灯光打在展示台上,几件翠色欲滴的高端翡翠在镜头下闪着温润的光泽。 观众数量持续攀升,评论区里不断刷着“上链接”“看看细节”的留言。 就在当晚,杨某拿出了一件格外引人注目的高端翡翠吊坠。 这件翡翠吊坠并不是普通上架的货品,而是杨某为了周某这位老顾客特别寻找的“指定款”。 周某可以说是杨某直播间的“超级VIP”,从第一次下单到现在,已经在这里消费了上百万元,对翡翠品质的挑剔几乎苛刻。 此前,他在微信中提前和杨某沟通,提出了自己的需求,要一款色泽浓正、种水上乘、雕工精细的吊坠,最好带一点独特的寓意,既适合收藏,也能佩戴彰显身份。 为了满足这位熟客的要求,杨某前后联系了多家上游供应商,反复挑选货源。 最终,从云南一位资深翡翠商那里寻得这件吊坠,在行内堪称罕见精品。 为了赚足噱头,杨某选择在直播间公开卖这件品,然后让周某在直播间砍价购买。 当晚,杨某在镜头前详细介绍吊坠的来历与品质,用强光手电演示透光效果,还展示了多角度的高清特写,以证明其种水和色泽的稀有性。 周某准时进入直播间,在弹幕里提问。 而由于小助理的失误,一块价值268万的翡翠,被标成了26.8万挂了出去。 周某经验丰富,立马判断出这宝贝的价值远不止这个价,觉得是个能转手获利的好机会。 没半点犹豫,迅速下单,全款付了26.8万。 收到付款成功通知的那一刻,她别提多开心了。 行动力超强的她,自称在三四天内就为这块翡翠找到了新买家,价格谈到了一百多万,连20万定金都收了,眼看一笔大赚的生意就要成了。 可就在这时,店主杨某联系她,说价格标错了,货发不了,要求撤销订单。 原来是店里新来的助理操作失误,才闹出这么个大乌龙。 店家说,真按这个价卖,店里半年的利润就没了,这属于法律上讲的“重大误解”。 这下轮到女买家傻眼了,从狂喜瞬间跌入冰点。 她惊慌、发懵,要是这边不发货,她就得对自己的下家违约。 算下来,退定金、赔利息加违约金,损失可能超过一百万。 她觉得自己从头到尾都没做错,凭什么要承担这个后果? 焦虑得整夜失眠后,她咨询了懂法的朋友,一纸诉状把珠宝店告上了法庭,要求对方要么发货,要么赔偿她的全部损失。 珠宝店这边也觉得委屈,提出可以退还26.8万货款,再额外补偿几千块钱的误工费。 杨某始终认为,整起纠纷中存在诸多疑点,尤其是周某提交的合同时间。 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自己怀疑周某很可能是利用时间差“补签”或伪造合同来增加索赔筹码。 杨某回忆,2023年3月31日晚直播卖货后,她在4月2日就已经第一时间告知周某吊坠标价有误,并明确表示无法按原先标价成交。 但周某却拿出一份显示签订于4月1日的《买卖协议》,协议内容约定周某将这件翡翠吊坠以130万元转卖给一名陆姓买家,并在协议中写明“买家将于5月1日支付定金”的条款。 “这完全不符合商业常理。”杨某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解与质疑。 2024年10月,周某正式将杨某父女告上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法院,索赔金额高达152万余元及相应利息。 余姚市人民法院综合双方证据后作出一审判决,认定杨某父女需赔偿周某各项损失共计490523.61元,并自2024年4月26日起至实际履行之日止支付相应利息。 但对于周某提出的高达1032000元的额外预期利益损失,法院认为该数额明显超出商家可合理预见的范围,不予支持。 判决公布后,杨某对结果并不满意,当即决定上诉。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149
文史小将

文史小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