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挖的是金山,村民分的却是碎银子。 远兴能源一年卖上百万吨碱,地方税票薄得像纸

剧海拾贝人 2025-09-24 19:32:45

桐柏挖的是金山,村民分的却是碎银子。 远兴能源一年卖上百万吨碱,地方税票薄得像纸,老百姓分红三万二,还比不上城里一个普通化工工人。 矿在脚下,钱在别人兜里,这事儿说不通。 纯碱当白菜卖,出口当原料,自己连个食品级小苏打都造不动。 美国那边碱能做出药、能做食品添加剂,咱这儿连包装袋都得外边买。 不是没矿,是没脑子。 2025年第一条食品级线终于开动了,5万吨纯碱转成小苏打,利润翻两倍。 这不是技术突破,是憋了二十年的喘气。 华能来搞风电制氢,副产氢气不烧不排,直接喂给碱厂当燃料。 这招狠——矿不光挖碱,还能产绿电、造氢能,矿坑变能源站。 村民分红要涨到四万五,三百个岗位往村里送。 不是施舍,是规矩改了:矿赚了钱,得给土地还债。 生态修复基金每吨收十块,企业掏钱,政府不垫底。 以前矿挖完山秃了,政府扛;现在谁挖谁埋单,账本终于清了。 碱都遗址公园开张,游客一年十二万,农家乐爆满。 没人再觉得矿是脏东西,它成了能讲故事的遗产。 可医药级碱线卡了两年,两亿投资没人敢投。 本地连个会算反应釜温度的工程师都找不出十个。 人才断层,比矿脉还深。 内蒙古、青海用便宜电搞合成碱,价格一跌,咱天然碱的利润被削掉一成五。 资源再好,没技术、没成本、没品牌,就是个“高富帅穷得叮当响”。 别再指望靠卖原料翻身了。 下一步,得让碱变成药瓶、变成牙膏、变成景区里的碱雕摆件。 桐柏不缺矿,缺的是敢把矿当宝贝当产业当命来干的人。 三年,是最后的机会窗口。 再不动,矿挖完了,人也走光了。

0 阅读:3

猜你喜欢

剧海拾贝人

剧海拾贝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