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的王瑞森刚把车停在海南陵水的暖冬里,这场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出发的3000公里纵穿之旅,只是他23年自驾生涯的寻常一段。副驾上86岁的老伴尚婆婆那句“他车技好,我放心”,道尽了这段横跨山河的相伴传奇。 王瑞森的“车感”藏着烽火记忆。16岁时,他带着铁匠与机工手艺加入抗美援朝支前队伍,在炮火封锁区开车运送粮草弹药。一次敌机投弹距他仅20米,爆炸震飞车轮、震昏自己,耳朵至今留着后遗症。这段九死一生的经历,让他练出精准判断与修车本领,也埋下对“在路上”的执念。 2003年年近七旬时,王瑞森买下首辆长城赛弗,自驾梦终得圆。最初的旅途多是土路,国道颠簸如现在的乡道,排气管断裂、发动机支管开裂是常事,老伴曾被颠得险些扭了脖子。但他带着初心前行:西藏去了三次,新疆走了两回,东北漠河的极光、西南秘境的村寨都留下车轮印,近两个月就跑了一万六七千公里。 岁月未磨其志。去年重考驾照时,多家驾校因高龄拒收,他与校长长谈一小时,凭清晰思路获报名资格,科目一到四全一次通过。深知年纪大反应慢,他恪守“开慢不开快”原则,除六七年前广西雨天撞车赔了五千元外,再无事故。23年换过两辆手动挡长城车,小毛病都自己动手修理,成了车友圈的“传奇老爷子”。 旅途也是时代注脚。他亲历着土路变柏油路、高速连四方的变迁,“现在村村通、塆塆通,想找条土路都难”。每年冬去海南、春返北方,换着路线看风景,深圳去了三次每次都有新发现,用车轮见证着国家发展。 家人曾劝他停步,王瑞森却笑称“还想再开五年”。对他而言,方向盘不仅连着山河,更系着责任——战场上要送粮弹平安抵达,如今要护老伴旅途舒心。这23年的自驾路,是九旬老人的追梦史诗,更是一对夫妻“把车开好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的相守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