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郑丽文要去大陆访问了,不先拜访官员先寻抗战老爸 记者把话筒怼到郑丽文面前,抛出所有人都好奇的问题 —— 大陆之行第一个要见的是谁?这位在台湾政坛以敢言著称的女士,笑着给出了让全场沉默又动容的答案:“先见我爸爸。” 在场记者愣了半天没缓过神,他们原本以为会听到某个官员或界别的名字,却没想到答案如此直白又戳心。这背后藏着一段跨越山海的抗战往事,也藏着两岸同胞最不该忘的根。 郑丽文的祖籍在云南保山,父亲郑清辉的名字,刻在中国远征军的英雄名录里。七十多年前,滇缅战场炮火连天,刚成年的郑清辉告别家乡,跟着部队踏上异国战场,和数万同胞一起,用血肉之躯守护滇缅公路这条抗战 “生命线”。 在缅甸的丛林里,他们顶着日军的空袭和伏击,缺粮少弹却从未退缩,郑清辉因为作战勇猛,多次立下战功,胸前的抗日勋章,每一枚都沾着硝烟和家国情怀。 这位正直的中国军人,一辈子没忘自己是中国人,哪怕后来在台湾生活,也常给女儿讲滇缅战场的故事,讲云南老家的山川草木。他总说:“我们流血打仗,不是为了分裂,是为了整个中国的安宁。” 这些话,从小刻进了郑丽文的心里。 这些年,郑丽文没少在台湾为统一发声。在台湾地区议会的议场上,她不止一次拍案怒斥 “台独” 分裂行径,拿出父亲的抗战勋章反驳 “去中国化” 的谬论:“我爸爸用命守护的中国,轮不到别人割裂。” 她还多次参与两岸民间交流活动,带着台湾青年走进大陆,看山河壮阔,感受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 这次大陆行,她早早就规划好了路线,首站就是拜见年迈的父亲。有人问她为啥不先谈工作,她的回答朴实又有力:“没有我爸爸那代人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和平,回大陆先见他,是对先辈的致敬,也是对根的回望。” 除了见父亲,她还计划回云南保山老家看看,走访当年父亲参军出发的地方,更要和大陆各界人士聊聊两岸合作的可能,把父亲的家国情怀,变成实实在在的统一行动。 这件事能刷屏,核心在于它戳中了两岸人最柔软的神经。一边是 “先见亲人不访官员” 的反差,打破了人们对政治人物出行的固有印象; 一边是中国远征军的抗战记忆,唤醒了两岸共同的历史情感。要知道,滇缅战场上,数万远征军将士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后代如今散落在两岸三地,这份用热血凝结的家国情怀,从来没被距离隔断。 郑丽文的选择,不是偶然。她的父亲郑清辉,代表着那代中国人 “国家至上” 的信念;而她自己,用行动践行着 “女承父志” 的担当。 在 “台独” 势力不断制造分裂的当下,这样的表态格外有力量 —— 它告诉所有人,两岸统一不是空洞的口号,是刻在血脉里的牵挂,是先辈用生命守护的初心。 更让人动容的是,郑丽文的父亲至今还珍藏着当年的军装和勋章,他常对女儿说:“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两岸真正团圆。” 这次大陆行,郑丽文带着父亲的期盼而来,也带着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她的每一步,都踩在 “家国” 二字上,踩在两岸民众对和平统一的向往里。 郑丽文大陆行首见抗战父亲的选择,比任何宣言都更有说服力。抗战老兵的勋章还在闪光,两岸同胞的血脉从未断开。 统一从来不是某个人的事,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是历史的必然,是民心所向。就像郑丽文说的,父亲的勋章里,藏着统一的密码,而这个密码,早已刻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