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A股震荡收阴。沪指低开0.34%,全天以低调整理为主,收盘跌0.25%;创业板指收跌0.51%、科创综指跌1.01%、北证50指数涨0.19%。
市场成交金额1.999万亿元,比周四少560亿元。上涨个股约占39%,涨10%及以上股72只,跌10%及以上股9只。全部股票的中位数跌0.36%。
周五又是一次典型的“小反复、小震荡”,在结构性行情、量能不足的背景下,按提示“分化是代价之一,涨势难以为继或是另一种代价”。
这样的调整,程度是温和的,幅度是可控的,不至于影响三个基本判断:A股中长线向好不变、结构性行情特征难改、上涨的过程中少不了曲折反复。
当然,对于许多“跟跌不跟涨”的个股来说,周五又是雪上加霜的一天——不仅周五,在11月的第一个交易周都是如此,而这已经不是一周两周的事了。
其中,也包括了一个明显“该涨”却不涨反跌的板块:券商。要知道,券商股号称牛市旗手,在牛市中不仅上涨逻辑拉满,而且还往往跑赢大盘。
但是,除了去年9.24那次井喷行情中有过连续涨停、领涨大盘的表现,之后就再没有了“旗手”的风范,甚至在近两个多月还明显跑输大盘。
由于券商股基本都在主板,因此可以拿沪指、深综指来和证券指数作一简单对比:9月、10月沪指分别涨了0.64%、1.85%;深综指为涨3.1%、跌0.39%。
而证券指数却连续下跌:9月跌4.51%、10月跌0.62%,11月首周又跌了0.76%(同期沪指涨1.08%、深综指涨0.39%)——跑输大盘已经不是一点点了。
并且,券商股不涨并非因为业绩不好,今年三季报显示50家上市券商全部实现盈利,诸如国泰海通、华泰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等大券商市盈率不到12倍。
为何出现这种现象,反差如此之大,或不外乎以下几种可能性:
一、正常的板块轮动而已。不是不涨,而是暂未轮到,一旦轮到,也会有上佳表现,比如证券指数在今年8月份涨幅达10.42%,明显高于主板指数。
二、牛市的性质变了。本轮牛市与A股以往的牛市明显不同,不再是普涨式的整体牛市,而可能是科技牛、转型牛等结构性牛市,券商股变得不那么吃香。
三、资金博弈的结果。按以往经验,牛市中券商股会涨是常识,“牛市旗手”的称谓也深入人心,中小投资者或趋之若鹜,那主力就可能不愿意“抬轿”。
四、这是一波伪牛市?除了上述可能性,若这波行情只是一波科技股狂欢的跑偏型牛市,主力机构对整体后市并不十分看好,则券商股不涨也说得过去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前三种可能性更大,伪牛市的假设应不成立。但这也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还需市场先生最终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