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我来说,做舞剧是一次‘重新学习表达’的过程。电影是镜头语言,可以切分、推进、后期再重塑;舞台是一个‘当下的真实’,所有能量都发生在此时此刻。”导演陆川说。11月7日—9日,陆川执导舞剧《天工开物》亮相上海保利大剧院,同时宣布将作为第三届中希国际戏剧节开幕大戏,11月28日—30日在希腊雅典Christmas剧院连演四场。




“舞剧没有台词,我们必须用身体、光影、音乐去讲故事,这要求我去理解舞者的呼吸、肌肉的线条、身体在空间里的力量感,这是我从前在电影创作中不曾经历的。所以,《天工开物》更像‘回到人本身’的创作,非常珍贵。”在陆川看来,执导《天工开物》是一次对中华文明根脉的追寻,而此次希腊之行则是跨越时空的文明回响。“希腊哲学中的理性精神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实证思想,在本质上都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洞察。我期待,《天工开物》在雅典舞台上能激荡起两种古老文明在当代的共鸣。”





舞剧《天工开物》自2024年7月巡演以来,国内外演出共34城,场次超116场,累计观众超10万人,在破圈出海的道路上从未停止。7月,该剧在瑞士日内瓦世界版权大会精彩亮相,10月25日赴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出,11月底在希腊雅典进行4场商演,总座位数突破1万个,已正式开票。
《天工开物》出品方江西文演集团代表表达了对希腊演出的信心,“《天工开物》是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礼赞,更是对全人类探索精神与创造力的致敬。我们相信,《天工开物》在希腊的演出,必将引发当地观众对东方智慧的浓厚兴趣,进一步夯实中希文化交流的基石。”《天工开物》巡演运营推广单位上海晶英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陈英武表示,《天工开物》开启新一轮的海外巡演,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国际影响力与时代价值。
陆川在《天工开物》巡演现场遇到过很多让他难忘的观众,“有年轻人在演出结束后说,第一次感受到中国科技史可以这么浪漫。也有人告诉我,看到舞剧主人公宋应星失意而不放弃的人生,会想到自己。”陆川说,“我慢慢意识到《天工开物》不仅讲一个人写一本书,它讲的是在挫折里不放弃、在孤独里坚持创造的力量,这也是我自己在创作道路上一直在学习、也一直在靠近的。”
陆川感谢所有演员付出,“《天工开物》的主角不是某一个人,是所有人的身体和心意。舞者们每天的训练是高强度的,甚至精确到呼吸。他们的舞不是技巧的炫示,而是把生命本身‘举给观众看’,他们是《天工开物》真正的光。”
陆川喜欢的作品很简单——真诚的作品。“不论是中国的《只此青绿》,还是国外的《卡门》《胡桃夹子》,让我动容的地方都是一样的,不是舞得有多难,不是场面有多大,而是你能感觉到舞者在舞台上真的把自己‘交出去’了。”陆川强调,舞剧“用身体说话”,当一个人用身体说真话的时候,观众永远会听得见。
《天工开物》希腊行有何调整?陆川透露,“雅典的剧场结构和国内不同,我们在舞美上做了一些取舍和重新设计,比如舞台的深度、灯光吊点、影像投射角度,都需要重新适配。但我们没有减弱作品本身的情感表达,更突出身体和节奏、光影与空间的关系、舞者的情感表达。好作品不靠体量取胜,而靠内核与心意打动人。这次去希腊,我们把作品的‘心’放在最前面。”
《天工开物》在上海启动希腊巡演,还推出特色文化旅游项目“跟随天工开物男团去希腊旅行”,将观演体验与深度文化旅行相结合。行程不仅包含观看《天工开物》在雅典的盛大演出、与主创团队互动交流,更融入探寻古希腊科技遗迹、体验传统手工艺等特色活动。
《天工开物》由江西文演集团、北京舞蹈学院出品,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北京猿动力泛娱文化集团、中共新余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江西文演演出院线公司制作运营,上海晶英文化传媒(集团)中国巡演推广总运营。
栏目主编: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