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3.5万吨基酒龙头的眼泪:寒冬里的一瓶“红某”还能红多久? 镜头先给四川小镇清晨

3.5万吨基酒龙头的眼泪:寒冬里的一瓶“红某”还能红多久? 镜头先给四川小镇清晨:酒厂大门被围得水泄不通,横幅白底黑字——“还我货款!”空气里混着酒糟香与火药味,仿佛一坛发酸的醪糟,盖子再也按不住。 这家1964年建厂的老哥,手握3.5万吨年产能,浓香、酱香双修,曾是全国酒圈的“幕后大佬”。2020年“真实年份”概念大火,它凭一纸检测报告冲上热搜;老酒友更认它家“红某”——50元裸瓶,喝得出200元的骨架,口粮清单常驻嘉宾。 去年还传“单粮浓香一哥”打算收编,故事讲到一半,行情掉头。茅台批价一季下滑百元,系列酒大降价,渠道像推土机,直接把中小品牌挤进墙角。经销商库存爆仓,于是把压力送回上游:不给费用,就拉横幅。 我想说,体量≠免疫力。3.5万吨基酒若封存,川酒版图会缺一块拼图;更心疼的是抽屉里那瓶喝到一半的红某,可能再也对不上味。 故事写到这里,留一个问号:如果它真的消失,你的下一瓶口粮会是谁?评论区告诉我,也许我们还能一起囤点最后的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