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发布在高铁商务舱偶遇演员于和伟的照片, 但最让人惊讶的, 还是那条“高铁上抽烟?”的评论。 这话一出,立马有人反驳:你眼睛呢?那明明是 拉链!这位网友虽然是昨天晚上才发的偶遇视频,但她介绍,其实偶遇于和伟老师是今年四月份发生的事情,于老师坐下没多久就把鞋子给脱了,换上了商务舱的一次性拖鞋,应该是奔波了很久,终于能坐下放松休息会了。 但这事真是好气又好笑,于和伟跑通告跑累了,想趁着坐车松快松快,多接地气啊!结果评论区里愣是杀出个 “神评论”:“高铁上抽烟?” 这乌龙简直离谱到姥姥家了,笑着笑着又觉得挺让人唏嘘的,现在网络上这种人还真不少,明明是清清楚楚的衣服拉链,就因为网友不仔细看,直接发出质疑。 高铁上抽烟是啥概念?那可是明文规定的违法行为,于和伟作为老戏骨,在圈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一直低调得很,连公益都不爱张扬,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有人刷信息刷得太快,连图都没看清就敢下结论,管它事实是啥,先把评论发出去博个存在感再说。说他是故意黑?倒也不一定,更多是浮躁到没耐心求证,觉得 “我看到的就是真相”,这种自以为是的盲目才最让人无语。 为啥现在网上这么多这种离谱乌龙?说白了就是大家刷手机刷得太浮躁,信息过载脑子处理不过来,就养成了 “简化思维”,不管啥事儿,先贴个标签、下个判断,省得费劲儿分析。 再加上网络匿名性给的胆子,说话不用负责任,反正敲敲键盘而已,错了大不了删评论,怕啥? 还有些人纯粹是为了博眼球,“明星高铁抽烟” 多有话题性,比 “明星穿带拉链衣服出行” 劲爆多了,所以就有人不管不顾往这个方向带节奏。 别觉得这些误读都是闹个笑话就完了,有时候真能害人不浅!于和伟这还好是拉链和烟的区别,要是被误读成更严重的事,哪怕最后澄清了,也难免留下污点。 而且高铁抽烟的性质不一样,那是违法的,要是真被传得沸沸扬扬,不仅影响于和伟的口碑,还可能误导别人,以为 “明星也能在高铁抽烟”。 这些妄下结论的人,下次发言前,先确认一下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真的看清了,脑子是不是真的在线。高铁抽烟是违法的大事,不能凭着一个模糊的细节就随口乱说,别让网络变成 “睁眼说瞎话” 的重灾区! (每天更新,欢迎关注,喜欢文章的可以帮忙点个赞留条评~)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