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加阴虚,华佗也难医;唯有一法可破解!这是一位患者的主诉:尿频尿急、阴囊潮湿,还伴心烦口干、精力不济、大便粘稠。他看自己的舌根黄腻,便自行用龙胆泻肝丸清下焦湿热,结果症状反而加重。我们来细观其舌,舌根黄腻是典型下焦湿热,而舌红伴长条裂纹,说明还伴随阴虚。这正是中医里棘手的“湿热夹阴虚”体质,但清湿热的药多偏燥烈,容易耗伤阴液;而滋阴的药又多滋腻,会加重湿热郁结,用药尺度很难把握。这位粉丝的误区,就在于只盯着湿热忽略阴虚,单用苦寒清利之药,反而伤了本就不足的阴津。其实正确思路应是“解郁散热、理气化湿”,可以参考四妙丸 + 生脉饮(人参 / 党参版);既要化解湿郁化热的症结,又要避免药物燥烈伤阴,同时兼顾滋阴而不助湿,才能标本兼顾,避免越治越糟。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推荐任何药物;如有不适,请立即就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