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外科一名经验丰富病源很多的主治医生突然申请去后勤行政科室,可让大家都吃惊不小。据说这主治医师,工作也 20 多年了,前年递交材料想评副主任医师,可因为卫生院聘他主治医师年限不够,被刷了下来。接着他愤世嫉俗,看不惯外科主任一个人做骨科手术,一个人占尽骨科器械好处,他赌气要调科室。可他可以干内科呀,不一定非要自毁前程,非要去后勤行政科室呀。 王医生这事儿在卫生院炸开了锅,食堂打饭都能听见护士站小姑娘们窃窃私语。"听说没?王医生今天去后勤报道了,正跟老张师傅学修紫外线消毒灯呢!"门诊李姐端着餐盘直摇头,"放着外科一把刀不当,跑去管仓库里的酒精棉球,这不是糟蹋手艺嘛!" 谁也没想到,王医生到后勤第一天就闹出动静。他扛着个旧血压计找院长,"刘院,我看门诊那几台心电监护仪都该校准了,上次给张大爷测血压,同一时间三台机器三个数。"院长正批文件呢,抬头瞅见他白大褂口袋插着支修水管的扳手,差点把钢笔掉地上。 更绝的是两周后器械科盘点。王医生戴着老花镜蹲在库房角落,把骨科器械分门别类码得整整齐齐,连缝合针都按型号排了队。"张主任上个月领的进口骨钉,台账上写用了12颗,手术记录里只有10例用到。"他拿着登记本去找院长时,眼镜片反射着冷光,"还有那台C型臂X光机,报修三次都说配件没到,我查了采购单,半个月前就签收了。"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外科主任第二天就堵在院长办公室拍桌子,说后勤越权干涉临床。没想到王医生早把证据摊开了:手术耗材领用单上的签名笔迹不对,维修配件的快递签收人是主任的小舅子。院长脸都绿了,当天就成立调查组。 最让人意外的是王医生本人。他每天照旧踩着点上班,背着工具包在各科室转悠。药房冰箱温度超标,他搬来自己家的温度计对比;护士站治疗车抽屉总卡住,他摸出工具箱鼓捣半小时就顺滑如新。有回妇产科的无影灯突然不亮,他踩着梯子修线路,白大褂蹭得全是灰,下来还乐呵呵地说:"接触不良,小毛病。" 三个月后院里开职工大会,院长突然宣布任命。王医生站在台上还有点不好意思,手里攥着刚发的后勤主任聘书。台下先是鸦雀无声,接着不知谁带头鼓起掌,掌声越来越响。有人看见外科主任坐在最后排,脸一阵红一阵白,散会时灰溜溜地先走了。 现在王医生还是天天背着工具包转悠,不过身后多了两个年轻徒弟。前几天碰见他在门诊大厅修饮水机,我说:"王主任,您这真是'曲线救国'啊!"他擦着手上的油污笑:"啥救国不救国的,在哪儿不是给病人服务?你看这饮水机修好了,大家喝着方便,不也挺好?"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花白的头发上,亮晶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