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太阳]1944年,“大汉奸”郭绍绪请日军高层在家喝酒,席间,他大喊一声:“上炖

[太阳]1944年,“大汉奸”郭绍绪请日军高层在家喝酒,席间,他大喊一声:“上炖鸡!”话音刚落,便掏出手枪,对着为首日军的脑袋就是一枪……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抗日英雄郭绍绪)   1944 年的中原大地,烽火像野草般蔓延,日军的铁蹄踏过之处,房屋成焦土,百姓背井离乡。伊川县也没能逃过这场浩劫,原本炊烟袅袅的村庄变成了人间炼狱。   就在这片被黑暗笼罩的土地上,伊川县葛寨乡黄兑村的郭绍绪,用一场惊险万分的 “鸿门宴”,奏响了抗日救国的慷慨悲歌。   郭绍绪打小就揣着家国情怀,12 岁就投身镇嵩军,凭着一身胆气和过人的本事,19 岁就当上了军官,在军营里摸爬滚打多年,攒下了满满的作战经验。   日军入侵中原后,他所在的队伍没能顶住攻势,散了伙,不少战友要么牺牲要么逃难,但郭绍绪没跑。看着日军在自己的家乡横行霸道,糟蹋同胞,他暗下决心要拿起武器,守住家园。   很快,他联络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热血汉子,组建了伊川人民自卫团,自己当起了团长。这支队伍没啥好武器,枪是老的,刀是钝的,但每个人都憋着一股抗日报国的劲。   驻扎在白元的日军大队长大内义弥,听说郭绍绪的队伍挺有能耐,还深得老百姓信赖,就动了拉拢的心思。   郭绍绪一眼看穿日军的鬼把戏,知道他们不过是想利用自己,等没用了就一脚踢开。可他也清楚自卫团刚组建没多久,人少枪差,真要跟日军硬拼,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   思来想去,郭绍绪决定将计就计,假装被官帽和好处打动,先把日军哄住,再找机会一锅端。   他装出一副喜出望外的样子,一口答应下来,那股子 “求之不得” 的劲儿,让翻译官和大内义弥彻底放了心,以为他真的被吓住、被收买了。   为了让日军彻底打消疑虑,郭绍绪主动提议,要摆一桌好酒好菜宴请大内义弥和手下的军官,一来感谢日军的 “器重”,二来也能联络感情,方便日后 “合作”。   这提议正合大内义弥的心意,他觉得郭绍绪果然识时务,对他更信任了,当即敲定 8 月 25 日晚,在伊川县白元乡寨子街的一家酒店赴宴。   日期一确定,郭绍绪立刻紧锣密鼓地部署起来。他知道这是一场生死赌局,半点差错不能有。   他挑了一批身手利索、胆子大的队员,让他们提前打扮成酒店伙计、厨师和吃饭的客人,藏在酒店各个角落,每人都揣着枪、握着刀,就等信号行动。   他还定了个暗号 ——“清炖鸡来了”,只要这声喊出来,所有人就立刻动手,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在场的日军军官。   8 月 25 日晚上,天黑得像泼了墨,寨子街的那家酒店里却灯火通明,酒肉香飘得老远。大内义弥带着一众军官,耀武扬威地走了进来,压根没察觉酒店里,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郭绍绪早就在门口等着,见了日军立刻满脸堆笑,热情地招呼他们入座,手里的酒壶不停倒酒,嘴里说着各种顺耳的奉承话,把日军哄得晕乎乎的,一个个得意忘形。   这些日军军官以为郭绍绪真的归顺了,半点戒备心都没有,只顾着喝酒吹牛,聊起自己的侵略 “功劳”,压根没发现死亡正一步步靠近。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日军军官们都喝得脸红脖子粗,眼神迷离,手里的酒杯晃来晃去,早就把警惕抛到了九霄云外。   郭绍绪见时机到了,悄悄给埋伏在一旁的队员使了个眼色。很快,一个假扮伙计的队员端着一大盆热气腾腾的清炖鸡,慢悠悠走到餐桌旁,高声喊了一句:“清炖鸡来了!”   这声暗号像一道惊雷,郭绍绪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猛地掏出手枪,对准为首的大内义弥的脑袋,毫不犹豫地连开两枪。   “砰砰” 两声,大内义弥连哼都没哼一声,就倒在血泊里咽了气。几乎同时,藏在酒店各个角落的队员们全都动了起来,掏枪的掏枪,挥刀的挥刀,朝着席间的日军猛冲过去。   酒店里顿时枪声大作,喊杀声震天,刚才还热热闹闹的宴会,瞬间变成了激烈的战场。   战斗一结束,郭绍绪立刻下令队员们清理战场,带走所有武器弹药,撤离。他心里清楚,日军绝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派兵报复,丝毫不敢耽搁,带队趁夜色,火速往伏牛山方向撤退。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得知消息的日军气得暴跳如雷,调集了三个中队的兵力,气势汹汹地扑向寨子街,想要围剿自卫团,为死去的军官报仇。   可此时,郭绍绪早已带着队伍安全抵达伏牛山。伏牛山山高林密,地势险要,郭绍绪和队员们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熟悉得很,借着地形优势跟日军玩起了 “捉迷藏”。   日军在山里像无头苍蝇似的乱撞,找不到自卫团的踪迹,反而一次次遭到伏击,又被打死 30 多人,打伤好几十个,损失惨重。   郭绍绪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让老百姓们看到了抗日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鼓舞,纷纷加入抗日队伍,形成了全民抗日的热潮。   而郭绍绪则带着伊川人民自卫团,继续在战场上与日军周旋,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着家国的尊严,直到把侵略者彻底赶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