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估计赴日游客哭晕在厕所 不是因为航班取消了;也不是因为行程打乱啦;而是看着手里突然能免费退改的机票,心里咯噔一下——这趟旅行,怕是真的去不成了吗!? 这不社交媒体上全是相关讨论,有人晒出自己刚收到的退改短信,有人吐槽已经订好的温泉酒店还没着落,还有人纠结要不要硬着头皮出发。 其实大家都清楚,航司集体出台免费退改政策绝非偶然,背后是国家层面的明确提醒。 11月14号晚上,外交部领事司直接发文,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还把原因说得明明白白:今年以来日本社会治安不太行,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多了不少,好几起遇袭事件至今都没侦破,咱们同胞在那边的安全环境越来越不乐观。 再加上近日日本领导人发表了涉台的露骨挑衅言论,直接恶化了中日人员交流的氛围,给在日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带来了不小的风险。 紧跟着外交部的提醒,一波“组合拳”陆续落地。国航、东航、海航、深圳航空这些国内主流航司,在11月15号下午就扎堆发布了涉日航线的特殊处置方案。 只要是在11月15号中午12点前买的票,旅行日期在11月15号到12月31号之间,涉及东京、大阪、名古屋这些热门城市进出港的航班,都能免费办理退票、变更行程或者签转,不用花一分钱手续费。 据统计,从上周六开始,国内航司已经录得约49万张赴日机票取消,占总预订量的32%,这数字足以看出大家对风险的重视。 除了外交部,教育部也发布了2025年第四号留学预警,建议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香港保安局和澳门旅游局也更新了安全预警,呼吁近期计划去日本或者已经在当地的人提高警惕。 这么多部门接连发声,显然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对当下局势的客观判断。有人说“媚日的人还是会媚日,叫不醒装睡的人”,这话有点绝对,其实不能简单把去日本和“媚日”画等号。很多人计划赴日,可能只是想看看富士山的风景,尝尝正宗的寿司,或者逛逛街角的小店,本身和政治无关。 国家这次的一系列提醒,核心是特殊时期的善意保护,不是禁止也不是强制,而是把风险摆到台面上,让大家自己做选择。毕竟不管你关不关心政治,身上都带着中国身份,这种身份不会因为你想“置身事外”就消失。 日本方面可不会管你是不是来旅游的,是不是不关心政治,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受影响的还是自己。就有游客上周刚花近万元给全家买了经东京转机去北海道的机票,现在想取消却遇到麻烦,外资航司和预订的酒店还没出台全额退款政策,几万块的损失让他左右为难。 其实官方从来没说过不让去,只是反复强调“注意安全”。已在日本的公民,也被提醒要密切关注当地治安形势,提高防范意识,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报警并联系驻日使领馆求助。 这种既尊重个人选择,又尽到保护责任的态度,才是最实在的关怀。毕竟旅游是为了放松开心,要是带着安全隐患出发,一路上提心吊胆,再美的风景也没了心情。 这波赴日旅游的“降温”,本质上是局势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国家的提醒就像家人的叮嘱,可能不够“浪漫”,但全是为了大家的平安。 愿意去的人可以继续规划,但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犹豫的人也不用觉得可惜,等局势平稳了再出发也不迟。毕竟比起一时的旅行,自身的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 官方信源: 1. 外交部领事司《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的提醒》 2. 中国国际航空《涉及日本航线进出港航班客票特殊处置方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