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在举办奥运会了?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当年的中国举办奥运会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在举办奥运会了?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当年的中国举办奥运会,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反复来中挑毛病,让中国人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当年中国办奥运会的时候,那真是把心都掏出来了,想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可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一来,就像是带着放大镜挑刺,鸡蛋里都要找出骨头来。 当年中国办 2008 年奥运会,那真是倾尽全国之力,从上到下都憋着一股劲,想把这场全世界的盛会办得漂漂亮亮,让世界看看中国的诚意和能力。普通老百姓省吃俭用给申奥捐款,工人师傅没日没夜建场馆,志愿者顶着烈日寒风练习服务礼仪,方方面面都想做到极致,生怕出一点纰漏。 可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来了之后,根本不体谅这些付出,反而带着一种审视的眼光,到处找问题。就说兴奋剂检测这事,中国专门花 8000 万建了高标准的检测实验室,设备和人员都是按国际顶尖水平配置的,就是想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 结果到了验收的时候,突然说这个实验室不合格,所有检测样本都得空运到瑞士去检测,这一下就多花了几百万美元的额外成本。更让人心里不舒服的是,这个实验室在奥运会期间实际运行得好好的,事后还拿到了国际机构的认证,证明完全符合标准,当初所谓的 “不合格” 根本就是吹毛求疵。 还有水立方的游泳池,建设的时候完全按照国际泳联的规定来的,可国际奥委会的人却提出泳池深度不够,要求额外挖掘,还得重建水循环系统。要知道,场馆建设已经基本成型,再做这种大改动,不仅费钱费力,还得赶工期,多少工人为此熬夜加班。可看看后来的巴黎奥运会,他们的拉德芳斯体育馆泳池深度只有 2.15 米,远低于国际泳联建议的 3 米标准,国际奥委会却没要求他们整改,这种不一样的标准,明摆着就是对中国更苛刻。 场馆检查更是离谱,鸟巢、水立方这些场馆,不管是外观设计还是内部设施,都是世界一流的,可国际奥委会的检查团队来了一遍又一遍,每个细节都要抠。座位间距够不够,无障碍坡道角度对不对,甚至垃圾桶放得合不合适、标识标牌清不清晰,都要反复挑剔,有时候还要求施工队在凌晨连夜调整。反观巴西里约奥运会,开幕前还有场馆在赶工,巴黎奥运会的场馆建设也频频延期,却没见国际奥委会这么严格地反复检查,这种双重标准,换谁心里都不舒服。 空气质量方面,国际奥委会更是提了不少要求。为了达到他们认可的标准,京津冀地区不少工厂都被迫停产,付出了不小的经济代价。可巴黎奥运会期间,塞纳河水质严重不达标,大肠杆菌超标,河面上还有漂浮的垃圾,国际奥委会却没怎么追究,也没要求他们采取强硬措施整改。中国为了保障奥运期间的环境,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影响了不少企业的正常生产,最后却没得到应有的认可,反而被当成了挑刺的借口。 其实早在 1993 年北京第一次申奥的时候,就遭遇过国际奥委会内部的不公。当时全国上下都热情高涨,老百姓纷纷捐款支持,海外华人也四处奔走帮忙,可最后投票的时候,澳大利亚悉尼通过给非洲委员提供所谓的 “体育援助”,用金钱换来了关键选票,让北京以两票之差惜败。那种付出了全部诚意,却因为不正当手段落选的委屈,很多人至今还记得。后来 2001 年北京成功申办 2008 年奥运会,大家都以为这次能得到公平对待,没想到筹备过程中还是要面对各种无端的挑剔。 中国办奥运会,投入的资金高达数千亿,这些钱本来可以用在更多民生项目上,可为了满足国际奥委会的各种要求,不少地方都优先保障奥运相关建设。运动员、工作人员、志愿者没日没夜地付出,想的是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的好,可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似乎看不到这些努力,眼里只有各种可以挑剔的地方。这种不被尊重的感觉,让很多参与其中的人都感到心寒。 奥运会本来应该是促进全球体育交流、传递团结精神的盛会,可国际奥委会却把它变成了对主办国挑三拣四的场合,而且标准还不统一。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他们设置了各种严苛的条件,稍有不合就大肆指责;对一些西方国家,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有明显的不足也不予追究。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奥运精神,也让很多国家对举办奥运会失去了兴趣。 当年中国办奥运,是想通过这个平台展示国家发展的成果,增进和世界各国的了解。可国际奥委会的反复挑刺,让这份美好的初衷打了折扣。我们掏心掏肺地付出,换来的不是认可和尊重,而是无休止的挑剔和质疑,这种身心俱疲的感觉,让大家再也没有了举办奥运会的热情。 不是我们办不好,而是国际奥委会的不公待遇,让我们觉得没必要再为这样一场不被公平对待的盛会,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现在大家不愿意再办奥运会,说到底就是当年被国际奥委会伤透了心,知道就算再努力,也可能逃不过被挑刺的命运,与其这样,不如把精力和资源放在更实在的民生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