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黄帝内经》:你的“脚”,藏着全身健康的地图

我们每天走来走去的这双脚,或不是只用来走路的。前些日子翻阅《黄帝内经》,又看到“根深则叶茂”这句话,这让我有了几点看法,

我们每天走来走去的这双脚,或不是只用来走路的。前些日子翻阅《黄帝内经》,又看到“根深则叶茂”这句话,这让我有了几点看法,虽说书里没画脚底反射图,但里头的全息观念跟经络学说,脚就像是身体的缩小版。

全身的重量先由脚承受,其状态往往可呈现身体的某些状况,还能感知到内部的变化。

脚:身体的小地图

《黄帝内经》重视整体与局部,你并拢两只脚瞧瞧,是不是恰似一个盘腿而坐之人?

脚趾连着头颈部

前脚掌对应胸腔

足弓处关联腹腔

脚跟部分呼应盆腔

足弓内侧的那道弯,似脊柱的延伸

脚外侧对应着四肢

再谈谈经络,十二条主要经络里,有六条经过双脚,这些经络,犹如我们身体中流动的通道,而脚是这些通道的关键站点,适度按按脚,可助我们调节经络中的气血。

脚在告诉我们什么

观察脚底颜色,若脚底较为白,那或是气血不足,若发红则是身体有热,若呈青紫色,大多是血液循环不通顺。

温度也可反映很多状况:常年脚凉,或为阳气需补。脚心发热,特别是在晚间,或是阴液要养。

每晚我惯常摸摸脚的温度,由此大致可知当日身体状况,有段时间,工作忙,发觉脚比平常凉许多,这时便知道身体在提示该慢下来。

因此脚上不同部位的感觉,往往能够反映身体的状态,举个例子,大脚趾发酸,或许是近期思虑过多,有些疲惫,前脚掌疼痛,或是在提醒你需关注肠胃,若足弓部位发胀,那么脾胃就该多加留意。

人老先老脚,每晚泡一泡脚,再轻轻揉揉脚跟,这样是比较合适的。

几个护脚小方法

依照平常自己的习惯,我弄出了这几个简易办法:

睡觉前用十分钟,从脚趾向脚跟轻轻推揉,遇酸胀处便停下,以指腹轻柔打圈按揉片刻,无需用力过猛,身体会舒适很多。

找一个盆子,铺上一层黄豆或小石子,光脚在上面轻轻踩一刻钟,黄豆或小石子的硬度恰好,能够温和地激发脚底,这特别适合经常坐着的人。

用比体温略高的温水泡脚,泡到后背微微发热便可以,加入艾叶可助力调畅,放入些花椒对血液循环有益,切记泡完立刻擦干。

坐着之时,可活动脚趾,例如先将其蜷起而后松开,多做几回,或者尝试用脚趾描绘不同的形状,如此可使经络活跃起来。

《黄帝内经》中言:“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古人把脚看作气血汇聚的重要部位。现在我们常久坐不活动,易忽视对脚的养护实际上,每天花些时间照料双脚,便是对全身的关怀

每个人身体状况会经常变化,这些办法可作参考,脚下的这份小地图,或能让我们更早察觉身体的细微变化,从而及时调整。

每天抽出十分钟,好好善待这双始终默默支撑我们的脚,若双脚温暖且灵活,全身的气血流通会更为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