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旺阿拉布坦是一个不亚于噶尔丹的草原之狼,他知道想对付清朝就必须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噶尔丹败亡后,他的侄子策旺阿拉布坦成为了准噶尔汗国的唯一统治者,策旺阿拉布坦为了不树大招风,竟然主动放弃了汗号,恢复了珲台吉的旧称,这就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好感,对他也就放松了警惕 噶尔丹死后,准噶尔部一度乱成一锅粥,他的侄子策旺阿拉布坦抓住机会,从博尔塔拉那边带人杀回来,直接把伊犁核心区抢到手,顺手还切断了噶尔丹的退路。1697年噶尔丹在科布多附近服毒自尽,策旺阿拉布坦派人把骨灰和噶尔丹的女儿钟济海抢走,献给清廷,摆出一副彻底归顺的样子。康熙收到骨灰后,对这个新上位的准噶尔头头印象不错,觉得西北总算消停了点。策旺阿拉布坦呢,也聪明,封了个珲台吉的称号,他就死死抓住这个旧称呼,不敢再用汗号,贡品一年一年往北京送,马匹皮毛啥的从不缺斤短两。清廷那边一看,这人挺懂事,就慢慢把警惕心放下来了。 其实策旺阿拉布坦比谁都清楚,准噶尔刚被噶尔丹折腾得元气大伤,再跟清朝硬碰硬就是找死。他表面上低调,私底下开始闷头恢复实力。从1700年左右起,他就干起人口和牲畜的大迁移。叶尼塞河上游的吉尔吉斯人、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布鲁特人,被他派兵强行赶到伊犁河谷,增加劳动力。土尔扈特部有上万户逃过来,他直接吞并,分给自家贵族。南疆各城派驻官员,挨家挨户登记人口,按牲畜头数收税,把管理抓得死死的。为了给新增人口找草场,他多次打哈萨克,骑兵越过额尔齐斯河,一直推到锡尔河下游,牧场一下扩大了好大一块。这段时间,清廷忙着处理三藩余波和俄罗斯边境的事,对西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策旺阿拉布坦正好借机把准噶尔从谷底拉回来,军力又慢慢涨上去了。 1717年,他看西藏那边拉藏汗管得松,和硕特部实力弱,就派大策零敦多布带六千人,从和阗偷偷摸摸翻山过去,一举拿下拉萨,把拉藏汗干掉,西藏暂时落到准噶尔手里。这一下把清廷惊着了,康熙赶紧在1720年派大军进藏,年羹尧管后勤,几路兵把准噶尔人赶出去,西藏又回到清朝控制。策旺阿拉布坦丢了西藏,但核心地盘还在。1723年,他又暗中支持青海的罗卜藏丹津闹事,年羹尧带兵过去,三下五除二就给平了。策旺阿拉布坦几次试探都没占到大便宜,只能继续忍着。 1727年,策旺阿拉布坦在伊犁病死,六十多岁。他的儿子噶尔丹策零接班,继续跟清朝耗着。噶尔丹策零弄了上千人的炮兵队,还跟俄罗斯买火枪,实力比他爹那会儿更硬。雍正年间,清准两边打了和通泊、科布多、光显寺好几仗,清军吃亏不少,最后1739年签了个和约,以阿尔泰山为界,准噶尔还能去西藏熬茶,双方暂时消停。1745年噶尔丹策零染瘟疫死了,准噶尔内部开始抢汗位,乱成一团。乾隆看准机会,1755年派兵直扑伊犁,达瓦齐被抓,汗国名义上灭了。后来阿睦尔撒纳反水,乾隆下狠手,把准噶尔残部基本清光,人口死伤逃散十之八九,天山北路彻底空了。清朝把这片地叫新疆,填上各种移民,从此西北再没大麻烦。这场从康熙打到乾隆的拉锯战,准噶尔从巅峰摔到底,策旺阿拉布坦那点隐忍和扩张,到头来也没挡住清朝铁了心要统一西北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