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学良
在传统匠人当中,瓦匠是一个比较冷门的行当,它不像木匠泥匠铁匠篾匠石匠等匠人,不但广为存在且为人们所熟悉,它属于小众手艺人群体,只有上了年纪的人们才知道这类手艺人的存在。
首先,要定义下小编家乡“瓦匠”这个概念。在小编家乡,瓦匠是个独立匠种,第一,它不等同于泥瓦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家乡把“泥匠”称之为“泥瓦匠”,是因为当时的泥匠,除了砌砖打灶等泥工活外,还要做盖瓦捡瓦的活,所以统称为“泥瓦匠”,但实际上,当时也有独立的瓦匠,“泥瓦匠”会做泥匠和瓦匠的活,而瓦匠只会做瓦匠的活,二者是有区别的,八十年代后,由于建房及装修等工程的增加,泥匠只专注于做泥工的活,只称呼为“泥匠”了。
第二,瓦匠也不是制作砖瓦的匠人。有些地方,把用土坯烧制砖瓦的称之为瓦匠或者窑匠、砖瓦匠,小编家乡不是这样,把烧制砖瓦的视之为工人而不是匠人,瓦匠不是制作瓦片而是在屋顶盖瓦和检修瓦片。
所以,本文称的瓦匠,就是指专以盖瓦和翻修检瓦为业的手艺匠人。为什么有瓦匠的存在,这是与当时农村房屋建筑设计结构相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那一带,大都是木房或者土坯砖房,屋顶采用的是传统的檩椽交错的斜坡面结构,建房时,先在屋架或者墙面上固定安装檩条(桁条),然后在檩条之上密集、等间距地铺上椽子,椽子上盖瓦,遮挡风雨。
那时的瓦,都是粘土烧制,制作方法与土砖是一样的,所以,过去称砖瓦厂或者砖瓦窑。农村生产队时代,至少每个生产大队都建有砖瓦厂(窑),作为集体的一项副业,同时,也方便农民社员家庭建房维修的砖瓦需求。制作瓦片时,先用粘土在专门模具上制作成型成土坯,然后放入砖瓦窑烧制,烧制成型后,呈青灰色,木屋(砖屋)青瓦、青砖小瓦就成为过去传统房屋的标记。
过去的土坯瓦两面呈凹凸型,建房就要请瓦匠来盖瓦,盖瓦时,在椽子之间的间隙要铺上凹面朝上的瓦片,叫槽瓦,在椽子上盖上凸面朝上的瓦片,叫盖瓦,槽瓦盖瓦交错压实,下雨时,雨水顺着槽瓦流下屋檐。
大集体时代,瓦匠干得最多的活不是盖瓦,而是检瓦。因为,那时农村普遍贫穷,修建房屋的不多,一个生产队一年能有一两户社员建房就很不错了,即使新房盖瓦,也就是二三天的活,盖瓦不足以支撑瓦匠的营生,所以,平时,瓦匠更多的活是检瓦,所谓检瓦,就是对现成的房顶瓦片进行捡修,包括翻瓦、捡拾旧(烂)瓦、加盖新(好)瓦的一项手艺。
为什么要检瓦?过去,农村房屋顶是由木质的檩条和椽子支撑,承重力有限,所以用的是土坯烧的土瓦且瓦片较薄,并且盖瓦是靠相互交错叠加的方式,不是很牢靠。如遇大风雷雨天气,常把一些瓦片刮飞刮散刮乱,露出天窗,还有呢,如遇冰雹或者像猫、老鼠等动物在屋顶行走,也坏砸坏或者踩烂瓦片,再则,房顶常有枯枝烂叶灰尘,也会毁损椽子和瓦片。
屋顶瓦片被大风、冰雹或者动物和自然损坏,屋顶就会漏雨,下大雨大漏,下小雨小漏,对于住户来说,确实是件烦心事。一旦雨天漏雨,社员家里的大小水桶、脸盆等都派上了用场,在漏水的地方用来接雨水,或者用塑料布盖住家中床架、粮食等物品,可这毕竟不是办法,所以必须要请专业的瓦匠师傅来处理,瓦匠就派上了用场。农村大集体时代的瓦匠,建新房盖新瓦的活计不常有,但检修瓦片的活儿却常有。
那时,农村社员家如需检瓦,就选择晴好天气,瓦匠一般都是抱团行动,至少二人以上,因为检瓦需要团队合作。瓦匠来家检瓦,主人家照例要做好准备,三件事,一是用塑料布、雨布、斗苙之类遮盖家中家具、餐桌、衣被等,防止检瓦时屋顶掉落灰尘泥土等,弄脏家什物件;二是事前按照预估买来准备替换的新瓦;三是借楼梯和绑扎,因为过去房屋没有室内步梯,家庭都备有楼梯方便出于阁楼,但要出于屋顶,则单架楼梯长度不够,必须从邻居家借楼梯,与自家楼梯捆绑一起。检瓦时,从地面、楼梯到屋顶,都要安排排列人员,便于从地面将新瓦片接力传递到屋顶。
瓦匠检瓦,大概就三道工序。首先是翻瓦,就是将原有瓦片重新翻转并堆放在一起,这个是要顺着椽子的方向翻;其次是捡瓦,在翻的过程中,要仔细检查旧瓦的质量,如是损坏或者不耐用不能用的瓦,则要丢弃,如仍能用则继续保留,因为那时条件差,能用的旧瓦尽量继续用,减少主人家经济负担;三是盖瓦,就是将代替缺损的新瓦和能用的旧瓦,在椽子之间的间隙和椽子之上,分别盖上槽瓦和盖瓦,这个跟建新房盖瓦的方法是一样的。
检瓦过后,虽然新旧瓦片的颜色不一致,在外观上很明显,但只要坚固不漏雨就行了,一般检瓦过后,会保持五六年左右甚至更长年头, 直至下一个检瓦周期的到来。
一技在手,吃穿不愁。传统社会,掌握了一门手艺,就等于有了固定的铁饭碗。不过,因为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工艺复杂程度等不同,传统匠人,也分为三六九等,在大集体的农村生产队时代,瓦匠处于什么地位?不客气地说,瓦匠属于末等。
瓦匠地位不高或者不被人们看重,大概原因有二。其一是工作环境,过去,同是营建领域的手艺人,木匠看不起泥匠,泥匠又看不起瓦匠。木匠在室内做工,不受天气影响,日晒不着雨淋不着,泥匠在室外做工,免不了日晒雨淋,而瓦匠更甚,在屋顶上做工,夏天阳光曝晒、冬天寒风刺骨,更何况在屋顶那方寸之地,活动受限,连抽根烟都不方便。
其二呢,是瓦匠的技术含金量不高或者说它的入行门槛低,通过前面介绍,瓦匠,它不像木匠泥匠篾匠等,需要借助专门的专业工具,靠的就是一双手,盖瓦检瓦,也不需要较多专业技术,只要细心耐心即可。瓦匠,不像其它匠人要拜师学艺、经过长期的学徒期。
所以,在六七十年代,有小孩子想学门手艺,大都会选择木匠泥匠篾匠,没人选择学瓦匠。那时的瓦匠呢,大都是兼职,即农忙时参加集体劳动生产,农闲时出来揽活。不过,毕竟也算是手艺人,在主人家做活时,主人管一日三餐,收取的工钱中,除了上交生产队集体大部分外,自己多少还落下一点,这境遇,比普通社员还是要好多了。
现代科技的运用和社会的发展,对传统手艺人冲击很大,木匠石匠铁匠篾匠等日渐衰微,瓦匠也一样,事实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瓦匠就开始没落,当时农村开始兴起建平顶房,后来,人们建房,房顶的瓦从土瓦变为树脂瓦、水泥瓦和琉璃瓦,且用螺钉固定,厚重且牢靠,基本无须检修。如今的瓦匠,已经非常难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