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自其最直观的直观而观之,传统诗词中的钟声即提供了这样一种不同“凡响”之响——不疾不徐,疏密有致,淑人君子若出其中,天地山海若出其里……味之若有一股“古意”。——纵律诗亦不失古体诗的“歌行感”……
传统诗词中,“钟声”可谓是一柄写作的金钥匙——凡对于钟声写得较好的作品,以钟声妥当点染其他意象的作品,“诗意”一项便较容易立得住。——最著者,唐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倘失掉了那一缕寒山寺的钟声,倘只是展开写写“乌啼”或随便换作别的什么声音去写,那“江枫渔火对愁眠”之“愁”便不免的有些狭窄,有些浅白——有些僵住,继而失掉了那一番愁绪的行动感、空间感。
换成读者的视角也一样,此即粗读全诗,张继的那一夜“千古失眠”是否惟余那一缕钟声?而细读全诗,细致地一一拆开此中的每一份意象去读——其每一份意象,是否仍旧是围绕着那一缕钟声并最终融入了那一缕钟声?——此足可窥见写好钟声的文学效益之一斑。——那,有没有特别爱写并特别擅写钟声的诗人,如明月之于李白,竟能把钟声写成自己的名片?
——有的,唐人韦应物即差不多如此。
钟声到底提供了什么样的美学效益?一部《韦苏州集》,岂止那一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诗妙亦妙在擅写钟声——翻翻整部集子便处处有钟声传来。此如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赋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是的,此诗开篇便是黄昏之时南京城中传来的钟声。钟声穿进微雨;亦或者微雨穿进钟声,化作了那一刻用心记载钟声的五线谱……全诗的诗意并全诗情感的底色,便由此一举立住了。再下,那一片“漠漠”轻帆,那几只“冥冥”飞鸟,出入耳目之中,送去视听之外——一直送到了结尾处的“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至此,离泪始如雨下。此中的“散丝”即“雨丝”,源于西晋张协《杂诗》的“密雨如散丝”句……总之是全诗自钟声而起;待到终了,天上的细雨滴作地上的离泪,亦因衬着那一层钟声而久之不绝……
钟声于此到底提供了个什么美学效益?
不妨直取此诗中的四个字说之,曰:“重”、“迟”、“深”、“远”。重之谓,情重;迟之谓,在那一片情的释放绵长而曲折——一如钟声释放的节奏,余音之美不让本音之美。至于“深”,这种写法较一股脑的贴脸抒情更能深彻地抵达读者的共鸣——立体的音画较平面的绘画更直接地融通于情。远者,略如张继《枫桥夜泊》,于写作的特殊性与整体性之间求得了一份长远的安宁的平衡。——还有没有?韦应物还有没有胜在钟声的好诗?还可看他的《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与《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甚至前一首诗之所以名著于史,盖因钟声写得太好。
写好钟声的又一效益:疏朗,歌行感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诗曰: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彼一时也,韦应物正在离开广陵(今扬州),沿大运河北上——“元大”那些广陵城中的好友了,别了……别了!是所谓“凄凄去亲爱”、“归棹洛阳人”。再下,便是全诗最好最为人所称道的写钟声的那一句。——何谓“残钟广陵树”?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其:既去广陵,行在大江,飘飘一舟,踽踽一人——舍不得啊,回过头来再看一眼吧:依稀看到了广陵城外我们曾相聚游览的树林。正此时也,城中那无比熟悉的钟声传来;然而,随着我渐行渐远,那钟声渐成“残钟”——默默陪伴我心中渐渐凝作寒重的离思去也……
“今朝此为别”,呜呼啊:何日再相逢?遂只好自解道:“世事”本就如此,本就如那一缕留不住的残钟——终为渐而聒噪的波涛所淹没;呜呼啊:事不留人……1、其仍旧是以钟声串起并突出了全诗的诗意。以此:2、鉴于听觉不同视觉,鉴于音画较绘画综合的容纳力更大,对复杂人情的存储、重构能力更大,全诗遂得以在发乎真情的同时,为文却“疏朗”。
白石一两颗落水,浮萍一两朵逐波,疏朗即必须发生在这样一种音、画合而未拢之际、拢而未密之时——不在对人情或景物的分而写之之中,抑或是对它们的大块铺叙之列。韦氏《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一诗也差之不多,其写钟声的那句,亦全诗最能在逻辑上承重,最能承上启下,加之最能在诗意诗情上表现疏朗的一句。
——它是“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它是“淮上”之地,东临大海,极目望去,那稠密的雨幕一直延伸到了海边;而此时此刻,又闻那熟悉的钟声传来,寂寞的情绪遂转而为悲怆——原本独属于一己的悲怆,遂转而铺满了天地山海……还是那话,若无此钟声作一柄捭阖诗意的“金钥匙”,则这样的常理常情未见得能如此扎实却又博大——此一《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未见得能在古今无数的离愁之诗中依然不同凡响。是的,自其最直观的直观而观之,传统诗词中的钟声即提供了这样一种不同“凡响”之响——不疾不徐,疏密有致,淑人君子若出其中,天地山海若出其里……味之若有一股“古意”。
——纵律诗亦不失古体诗的“歌行感”。
小结道:触之似不及,掩卷又宛在综上:即就韦应物韦苏州之诗来看,写好钟声的文学效益要之有四:重、迟、深、远。拢而言之,以此便既照顾得到作品的整体性——逻辑上或氛围上的整体性;又易于立得住一种特殊的疏朗的诗意。——触之似不及,掩卷又宛在(化用赖汉屏观点)。——那些诗人刻意留下的疏朗的空间,任读者填入多少自己的共鸣或感悟都可以;兼之,任读者研究者从中取出多少诗人的言外之意、无言之言,都可以……
写于北京办公室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主要参考文献】计有功《唐诗纪事》,辛文房《唐才子传》,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萧涤非、马茂元、程千帆等《唐诗鉴赏辞典》,罗宗强《唐诗小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