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奇迹!塔里木盆地湖泊干涸40年,多年输水超90亿m³起死回生

古史国际文明 2024-09-09 15:08:50

你见过绝望的颜色吗?

在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曾经存在着这样一片区域,那里黄沙漫漫,不见天日,死气沉沉,仿佛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那里,就是干涸了近半个世纪的台特玛湖。

很难想象,这片死寂之地,在千百年前曾是一片水草丰茂、生机盎然的绿洲,是塔里木河水系的组成部分,孕育了无数生命,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水源。

然而,20世纪后期,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台特玛湖逐渐走向了衰亡,最终变成了一片荒芜之地,只剩下干裂的湖床,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台特玛湖的命运转折,要从20世纪初说起。1921年,塔里木河下游的干流河道北移,不再流经台特玛湖,而是直接汇入罗布泊。这次改道,使得台特玛湖失去了主要水源补给,生态环境开始恶化。

虽然在1952年,由于人为干预,塔里木河河水再次流入台特玛湖,但此时台特玛湖与罗布泊之间的河道已经被沙漠阻断,无法再像从前那样相互连通。失去了罗布泊这个“伙伴”,再加上塔里木河水量供给不稳定,台特玛湖的命运岌岌可危。

果不其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塔里木河下游河道开始出现断流现象。位于台特玛湖上游363公里处的“大西海子水库”的修建,更是加剧了塔里木河下游水资源的紧张。

由于降水量有限,再加上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大西海子水库的蓄水量一直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更无法向下游供水。失去了塔里木河这个“大金主”,台特玛湖的命运急转直下,最终在1983年彻底干涸,变成了一片荒漠。

台特玛湖的干涸,不仅仅是失去了一片湖泊,更是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首当其冲的便是塔里木河下游沿岸的胡杨林。胡杨,被称为“沙漠守护神”,是世界上少数能够在沙漠中生存并形成森林的树种,也是塔里木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曾经茂密的胡杨林失去了水源,大片枯死,原本的绿色屏障逐渐消失。据统计,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短短20年间,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林面积就减少了近70%,而台特玛湖彻底干涸后,情况更是雪上加霜。

胡杨林的消失,使得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鲁克塔格沙漠之间的“绿色走廊”不复存在,两大沙漠之间的阻隔减弱,在强风的作用下,开始逐渐融合。

两大沙漠的合围之势,对于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威胁,甚至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沙尘暴等灾害,波及范围更广。

除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台特玛湖的干涸还严重威胁到了当地的交通。218国道,这条被称为新疆交通“生命线”的公路,多次受到沙漠侵袭,甚至发生中断,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而新建的尉若高速公路和库格铁路,也因为沙漠的威胁,不得不尽量绕道而行,增加了建设成本和运营难度。

台特玛湖的干涸,如同一声警钟,敲响了人们心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警醒。面对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中国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迎难而上,开启了一场“化腐朽为神奇”的生态恢复之旅。

20世纪末,中国政府启动了针对台特玛湖的生态治理工程,决心让这片干涸的土地重现生机。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需要克服诸多难题,但中国人民从未畏惧挑战。

要让台特玛湖“起死回生”,首先要解决的便是水源问题。然而,塔里木河作为塔里木盆地唯一的地表径流,水资源极其宝贵,沿河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都需要依靠这条“母亲河”。

如何在保障塔里木河流域用水需求的同时,还能分出宝贵的水资源用于台特玛湖的生态治理,这对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为此,中国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负责统筹协调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01年,总投资高达107.3亿元的《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正式获批,标志着台特玛湖的生态治理工程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这份报告,堪称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顶层设计”,为台特玛湖的重生之路指明了方向。

为了将宝贵的水资源输送到台特玛湖,中国工程师和建设者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2000年,第一次生态输水启动,然而,由于台特玛湖已经干涸了近20年,河道大部分都被沙子掩埋,输送的1亿立方米水量最终只走了102公里就全部渗入了地下,未能到达台特玛湖。

为了找到被掩埋的河道,工作人员们顶着烈日,拿着铁锹,一步一步地勘察,甚至有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经过不懈努力,第二次生态输水终于成功将2.27亿立方米水量输送到了距离台特玛湖更近的地方。而第三次生态输水,更是将近4亿立方米水量注入台特玛湖,干涸多年的湖盆终于再次看到了希望的波光。

从2000年至今,塔里木河已经进行了24次生态输水,累计输水量超过90亿立方米,相当于将近20个西湖的水量注入台特玛湖。每一次输水,都是一次生命的接力,都是一次希望的传递。

在进行生态输水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科学调度的原则,根据台特玛湖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合理的湖泊面积和生态需水量,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采用多阶段、小流量、长时间的输水模式,最大限度地滋养了下游河道两岸的植被,并对地下水进行了有效补充。

除了生态输水,中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其他措施来恢复台特玛湖的生态环境。

例如,将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流域的管理权统一划归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从制度上保障了台特玛湖的水源供给。

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恢复湖区周边的植被覆盖率;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实时监测台特玛湖的生态环境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理方案。

经过20多年的持续治理,台特玛湖终于迎来了重生。如今的台特玛湖,湖水清澈,水草丰茂,各种野生动物也纷纷回归,曾经的“死亡之海”重新焕发出生机。

湖泊面积稳定在88平方公里左右,形成了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有效地遏制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鲁克塔格沙漠的合围之势,保障了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

台特玛湖的重生,是中国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动体现,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成功实践。台特玛湖的治理经验,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宝贵借鉴。

从干涸到希望,台特玛湖的重生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与挑战的道路,更是一条凝聚着中国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绿色发展之路。这条路,我们还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贡献中国力量。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新疆台特玛湖: 生态输水造就沙漠中的“水鸟家园”

中国青年网:江河奔腾看中国丨台特玛湖:从断流到重焕生机

天山网:从消失到重现,台特玛湖的前世今生(图)

13 阅读:948

古史国际文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