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在瑜伽教室:慢慢来的练习,深深悟的指引!

假期之后,回教室练习的第一天,我对体式没有什么期待,反而甚是怀念教室里的能量场。尽管李老师说,这一周属于恢复练习,不会练

假期之后,回教室练习的第一天,我对体式没有什么期待,反而甚是怀念教室里的能量场。

尽管李老师说,这一周属于恢复练习,不会练得很激进,但老师的指点从来不会停止,也会给我很多启示。

虽然教室没有很热,但我感觉身体打开的状态还可以,睡龟式应该能抓到手,且比在家抓得深。

但事实是,做第一遍时,能勉强抓到手;做第二遍时,我还特别留意让肩膀伸到大腿下方,再抓手,以为能深一些,并没有。

这时,李老师来了,他没有掰我身体的任何部位,只是让我放松手臂,之后我的手臂再弯曲之后,就能在后背比较牢固地抓在一起。

那个瞬间,我有点懵,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难道说,正常情况下,我都能扣手,而阻碍我扣手的原因竟然是紧张!这件事我无法用思维理解,只能通过实践再去验证了。

接下来是我老大难体式胎儿式。不出所料,纵然撸起裤子,喷上水,我的右手只能穿进去一点点。做第二遍时,李老师来辅助我,似乎右手被他拉进去地容易了一些,尽管胳膊肘还没穿过去,我依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可问题来了,当右手穿得深入一些时,左手的空间似乎就找不到了,我费了半天劲,才在大腿与小腿之间找了个空插进去。

原来两只手都穿进去之后,身体会特别容易向后倒,要不是老师在前面扶着我,我肯定早就成不倒翁了。

其实,我很喜欢两只手深入穿进去的感觉,因为再做公鸡式时,就有种自己在飞翔的错觉。明明小腿夹小臂的位置也就向上移动不到10厘米,怎么主观感受的变化如此明显?

还有一点可喜可贺的是,我的右胳膊肘警报解除,没有疼,也没有青,不知它是不是也默默适应了穿手的节奏与压力?

轮式,按照老师的要求,我到墙边慢慢推,没期待老师的指点,因为我清楚轮式的改变需要时间与耐心。

我才做完第一组,李老师提醒我,双手应该向外打开一点,胳膊肘不要锁死,并让肩膀打开。在老师的注视下,我又继续推了一遍轮式。老师用手把我的两个胳膊肘往外,应该是让我找这种感觉,但我却没啥感觉。

后来,我想了一下,也许是手推地之后,应该能帮助肩膀更多地外旋,但若是胳膊肘锁死,那么手推地的力,就无法传输到肩膀了。

另外,此前助教老师曾经在我做轮式时,很用力地让我的大臂外旋,我怎么觉得两位老师在做的是同样一件事情呢?至少,我现在清楚手臂的状态了,待我继续摸索。

每次当我能认真做完老师安排我做的轮式后,做肩倒立就会很轻松,这样,再做肩倒立下的盘莲花,也会较为容易。

我感觉这个体式已经基本掌握,身体能立住,呼吸也顺畅,手能扶到膝盖,这算是一种进步吧。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应该是双手只能拖住后背,偶尔离开扶膝盖,那叫一个紧张,身体也会不稳定。

这时,李老师提示我胳膊要伸直,且后背要用力,看来我依然有提升的空间,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进步就翘尾巴。

之后的那个体式,我会做得小心翼翼,看能否让膝盖向下落,双手更向中间靠拢,且身体不会落回垫子。只能说,要行进的方向,我门儿清,但还做不到自己想做的样子。

无论每次练习呈现什么状态,我都觉得能坚持练习,就是胜利!至于所谓的精进或进步,我会把这个挑战完全丢给老师,因为有时老师比学生会更着急!哇咔咔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