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与技术标准
路线走向与分段设计项目起于西安绕城高速六村堡枢纽立交,途经未央区、西咸新区、咸阳秦都区、礼泉县、乾县,止于永寿南立交。全线分为三段:
六村堡至咸阳北枢纽段(20.185 公里):采用双向十车道标准,路基宽度 54 米,设计时速 120 公里,为西北地区首条十车道高速公路。
咸阳北至灵源枢纽段(28.304 公里):双向八车道,右侧硬路肩拓宽至 3.75 米,路基宽度 43.5 米,兼顾货车通行需求与未来扩容空间。
灵源枢纽至永寿南段(30.610 公里):双向八车道,路基宽度 42 米,设计时速 120 公里。
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全线设互通式立交 12 座(改建 10 座、新增 2 座),新增沣泾、咸阳经开 2 处互通,优化沿线出入口布局;设服务区 2 处,同步推进智慧化改造。

二、建设亮点与创新技术
智慧建造与智慧运营双轮驱动
全域感知系统:嵌入传感器实时监测车流量、路况及桥梁健康状态,数据接入管控平台实现动态调度,可快速生成拥堵分流方案。
智能服务区:引入智能停车场、无感支付等设施,提升用户体验。
装配化施工:建设省内首座智慧梁场,采用数字化管理提升制梁效率;首条应用装配化桩板路基,减少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风险。
绿色低碳与生态保护
零碳服务区试点:采用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等技术,实现服务区能源自给自足。
水土保持措施:对 91% 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段落实施专项处理,设置排水沟、拱形骨架护坡等工程措施;表土剥离回覆率达 95%,林草植被恢复率 95%。
涉铁与生态敏感区保护:与 14 处铁路交叉路段采用 “半拆半用” 工艺,确保铁路运营安全;避开西北郊水源地核心区,优化渭河特大桥施工方案减少对生态保护区的扰动。
通行能力显著提升项目建成后,十车道段通行能力较原双向四车道提升约 1.5 倍,全线日均通行量预计突破 10 万辆,货车通行量可超 2 万辆,有效缓解节假日拥堵和货运压力。
三、区域影响与战略价值
强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作为连接华东、华中与西北的 “黄金通道”,项目将提升福银高速主通道效率,支撑西安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助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推动大西安都市圈一体化
产业协同发展:缩短西安至咸阳、礼泉、乾县等地的时空距离,促进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等区域的产业联动,带动沿线苹果种植、文旅(如乾陵)等特色经济发展。
物流降本增效:货运时效提升 30% 以上,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强化关中平原城市群与成渝、京津冀等区域的经济联系。
服务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新增互通立交方便沿线居民快速上下高速,推动农产品外销与乡村旅游;西安至乾陵车程缩短至 1 小时,促进 “西安 — 咸阳 — 乾陵” 文化旅游带发展。

四、建设挑战与应对策略
施工组织难度大项目采用 “边通车、边施工” 模式,需完成三次整体交通转换及多次局部导改。通过分阶段封闭车道、设置临时便道、动态限速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通行的影响。
涉铁与复杂地质处理与银西高铁、西平铁路等交叉路段采用 “先支后拆” 工艺,确保铁路运营安全;对湿陷性黄土采用强夯、灰土挤密桩等技术,控制路基沉降。
文物保护压力沿线分布义陵、司家庄秦陵等遗址,通过优化线路走向、缩短施工周期、加强监测等措施,减少对文物的影响。
五、工期与投资
项目总投资 131.26 亿元,建设工期 3 年,预计 2028 年 8 月左幅建成通车,2028 年 12 月全线贯通。资金来源包括企业自筹和专项债券,由陕西交通控股集团负责实施。
G70 福银高速西安至永寿段改扩建工程不仅是西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标准的一次跨越,更是智慧交通、绿色发展与区域协同的标杆项目。其建成将重塑关中平原交通格局,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