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因叶片晶莹透亮、形态精巧成为多肉热门品种,但不少花友总遇到叶片干瘪、烂根、不显色等问题。其实养死玉露多是踩了“土壤闷、光照错、水肥乱”的坑,掌握以下3个核心要点,新手也能养出窗面透亮、叶片肥美的状态。
一、土壤:透气是根系存活的关键(核心结论:颗粒占比7成+微酸基质,避免闷根烂根)1.配土公式:颗粒为主+少量营养土
玉露肉质根怕积水,必须保证土壤透气。新手直接用「70%颗粒+30%营养土」配比:颗粒选赤玉土、植金石等软性颗粒(占颗粒总量60%),混合火山岩、麦饭石等硬质颗粒(40%),营养土用无菌泥炭土或腐叶土。若土壤结块,每月用铲子松动表层,每年换土1次。
2.土壤调酸:提升根系吸收效率
碱性土壤会导致根系不生长,可在配土时加1%硫酸亚铁,或每月浇1次稀释的淘米水(1:50比例),维持土壤微酸性。
3.花盆选择:深盆更利根系发育
玉露根系粗壮且长,选高度10厘米以上的透气花盆(红陶盆最佳),底部必须有3个以上排水孔,避免浅盆导致根系盘绕。
二、光照:散射光决定叶片透亮程度(核心结论:每天5小时散光,避开直射+控温)1.光照标准:找对“半阴位置”
玉露忌3小时以上直射光,应放在东向窗台或纱帘过滤后的阳台,每周转动花盆保证均匀受光。光照不足叶片松散干瘪,暴晒则叶片发灰起斑。
2.季节光照调整
- 春秋(生长期):全天散光,温度18 - 25℃时可适当露养(避开正午);
- 夏季(休眠期):用60%遮光率遮阳网,移至通风凉爽处;
- 冬季:移至南向窗台,保证温度5℃以上,光照不少于4小时。
3.增湿技巧:“闷养”促窗面透亮
空气干燥时,浇水后用戳孔的透明盖子罩住花盆(白天闷、夜间打开通风),每月闷养半个月即可。有绒毛的品种(如姬玉露)避免叶片喷水,可向土表喷雾增湿。
三、水肥:“干透浇透+薄肥少施”防烂根(核心结论:见干见湿为原则,生长期每月1次肥)1.浇水判断:3个实操方法
- 掂量法:花盆变轻盈(比浇透水时轻1/3)再浇水;
- 插棍法:竹签插入土中3厘米,拔出无潮气即浇;
- 时机选择:春秋选早晨浇,冬季选正午,夏季控水至每月1次。
水质优先用纯净水,自来水需静置24小时除氯,沿盆边缓慢浇灌,避免浇到叶心。
2.施肥方案:生长期精准补肥
春秋生长期用花多多1号(氮钾为主),按1:1000稀释灌根,每月1次。施肥次日必须用清水浇透盆土,避免肥害。夏冬休眠期停止施肥。
3.常见问题急救
- 烂根:立即脱盆,剪掉腐烂根系,晾根3天,用新配土重新栽种,1周后再浇水;
- 叶片干瘪:检查是否缺水,补水后闷养3天,若仍无改善则需换土修根。

附:玉露四季养护重点表

养玉露的核心是“模拟原生环境”:疏松土壤对应南非原生沙质土,散射光适配半阴的岩石缝隙,控水增湿契合凉爽气候。记住“土透气、光柔和、水肥稳”3点,就能避免90%的养护问题。
喜欢就点个赞和转发,关注我,分享更多养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