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就是泌尿系统的结石病,包括肾脏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肾脏和输尿管结石,又称为上尿路结石,膀胱和尿道结石则称为下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在我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藏经》中便有过记载,被称为“石淋”、“砂淋”,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研究报道显示约15%的全球人口患有尿路结石[1],且其复发率高达50%[2]。尿路结石若未及时、正确处理,可引起梗阻性肾病或急性肾损伤,导致肾功能损害,最终可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尿毒症)[3],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那么导致尿路结石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如何防治?
许多因素都可影响尿路结石的产生,如年龄、性别、遗传、自然环境、社会经济、饮食习惯、营养等,形成尿路结石的常见危险因素有:1. 形成尿路结石的物质排出增多,包括尿液中的钙、草酸盐、尿酸等排出量增加,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尿钙增加,痛风病人尿酸排出增多,便增加了形成钙盐或尿酸盐结石可能;2. 尿液酸碱度改变,会使得尿液中的一些物质形成沉淀,增加了形成尿路结石可能;3. 尿中抑制结石形成的物质减少,如枸橼酸、镁可抑制尿中含钙结石的形成[4],其减少可能增加了含钙结石的生成;4. 由于液体补充不足或液体流失过多引起的尿量低,使尿中一些盐分浓度增高而从尿液中析出,形成沉淀,从而产生结石;5.尿路梗阻、感染、尿路异物,都会增加结石生成的机会,并且三个因素会相互影响;6.一些药物在尿液中浓度较高,再加上这些药物本身就含有结石的成分,因此可形成尿路结石,如硅酸镁、磺胺类药物;还有一些药物可以在代谢过程中诱发其他成物质形成结石,比如乙酰唑胺、维生素D等[5]。
尿路结石常见症状如下:1、疼痛:肾结石导致的腰痛、上腹部钝痛,输尿管结石可引起肾绞痛,疼痛可沿着输尿管放射至腹股沟和会阴部,可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2、血尿:可以是肉眼血尿也可以是镜下血尿;3、恶心、呕吐:常伴随肾绞痛发生;4、膀胱刺激征:结石合并感染或累及膀胱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尿路结石的主要根据其临床表现、尿液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来确诊,一旦确诊后,则依据结石大小、是否有梗阻及感染等合并症进行相应的处理,如结石比较小,可以通过多饮水、口服药物等内科方法进行排石治疗(非手术治疗);如果结石较大,特别有梗阻存在,则需要外科治疗。若有感染等合并症,就要进行抗感染等治疗。
由于尿路结石发病率和复发率高,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是很有意义的,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对尿路结石成分进行检测,一方面可以针对结石病因进行治疗,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或避免尿路结石的复发。
那么生活中有哪些措施可以预防结石发生呢?1、多饮水:大量饮水可以增加尿量,自然便可以稀释尿液中尿酸、草酸盐等能形成结石成分的浓度,减少晶体沉淀,同时尿量增加也有利于结石的排出,另外,可在夜间加饮水1次,能保持夜间尿液呈稀释状态,预防结石形成;2、调节饮食:减少某些可形成结石成分含量较高食物的摄入,减少其在体内的蓄积,从而预防结石形成,如高尿酸病人避免动物内脏、老火汤等高嘌呤饮食,草酸盐结石患者限制浓茶、菠菜等的摄入,生活中可以适当减少钠盐、动物蛋白摄入,增加蔬菜、柑橘类水果摄入量[4];3、经常检查尿液酸碱性,有助于预防尿酸、胱氨酸结石形成;4、改善生活方式:增加运动量、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等,能够减少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降低肾结石患病风险;5、出现腰痛、血尿等尿路结石症状,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及时、正确治疗;6、积极适当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尿酸等疾病,积极治疗尿路梗阻、尿路感染等疾病,防止这些疾病引起或加重尿路结石。
参考文献:
1. Yuan S, Larsson SC. Coffee and Caffein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Kidney Stones: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Am J Kidney Dis. 2021: S0272-6386(21)00712-5.
2.Gillams K, Juliebø-Jones P, Juliebø SØ, 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Kidney Stone Disease (KSD): Findings from a Systematic Review. Curr Urol Rep. 2021 Oct 8;22(10):50.
3.Chávez-Iñiguez JS,Navarro-Gallardo GJ,Medina-González R. Acute Kidney Injury Caused by Obstructive Nephropathy.Int J Nephrol.2020,2020 :8846622.
4. Siener R. Nutrition and Kidney Stone Disease. Nutrients. 2021, 13(6):1917.
5. Wagner CA. Etiopathogenic factors of urolithiasis. Arch Esp Urol. 2021 , 74(1):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