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所罗门丨什么是唯心论?

文字有思想 2024-09-28 04:49:44

唯心论是这样一种哲学,它认为真实的东西只有心灵,其他所有的东西——物质对象、数、观念等——都存在于心灵当中,或者在某种根本的意义上依赖于心灵而存在。

笛卡儿本人并不是一个唯心论者,但他却构建了为后世绝大多数唯心论者所必需的工作框架。他在其《第一哲学沉思集》中说,我们唯一能够直接知道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观念。由此出发,它距那种认为只有观念才是真实的东西的观点就只有一步之遥了。例如,莱布尼茨就是一个唯心论者,他说物理实在仅仅是存在于非物质单子——包括上帝的心灵——之中的“知觉”。然而,按照唯心论的看法,也许除了上帝,并不存在超越于我们的东西。宇宙是由心灵以及仅仅依赖于心灵的东西组成的。另一位18世纪早期的唯心论者是爱尔兰主教乔治·贝克莱(1685-1753)。贝克莱持一种主观唯心论的极端立场,它可简单地概括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按照贝克莱的说法,相信那些我们不能经验到的东西存在是毫无意义的。但贝克莱主张,我们可能经验到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观念。我们之所以会知道一块石头存在,是因为我们有关于它的观念(经验),包括石头的视觉表象,对石头的接触、石头的重量、我们刮它时产生的声音、踢它时感到的疼痛以及它对其他东西(同样只是我们心灵中的观念)的可见效应。贝克莱说,我们知道我们的心灵存在,是因为观念预设了心灵;我们可以知道上帝存在(作为一个无限的心灵),是因为我们有限的心灵要求上帝无限的心灵作为一个“预设”。但除此之外,无物存在。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我们的(以及上帝的)知识与观念之外的世界。

当我们竭尽全力去设想外界物体的存在时,我们其实只是始终对我们自己的观念进行沉思罢了。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一切物体仅存在于心灵(包括上帝的心灵)之中。

到了晚年,贝克莱成了一名教育传教士,他访问了早期的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伯克利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这种极端形式的唯心论可能听起来过于牵强,很难让人相信。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观点并不是随随便便提出来的,它们的确是基于认真的思考和大量难以反驳的合理论证。比如说,唯心论可以从以下这种似乎无法反驳的前提中提出,即我们所能认识的事物只能基于经验,经验以外的东西——比如世界上存在的“外在于我们的”物体——是不可能被认识的;唯心论也可以从上帝的本性和他的作品进行论证,即如果上帝是无限的心灵,那么他的造物就将是思想;它还可以从柏拉图关于事物的形式属性的思考得出。反正无论如何,唯心论都不只是痴人说梦——“除去我的心灵,无物存在。”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经久不衰的哲学观点,正是因为它基于悠久的哲学传统和令人信服的论证。也许唯心论似乎违背常识,但它却正是作为一种对经验常识的更恰当的解释而被(比如贝克莱)提出的。唯心论者仍然相信岩石是真的,天空是蓝的。但唯心论是对这些东西实际上必定是什么的一种推理尝试,如果我们可能认识它们的话。

在对形而上学进行辩护的过程中,对论证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的确,自柏拉图以来的大多数形而上学都是基于这样一种观念之上,即实在最终不能由感官所发现,而只能由理性所发现。尽管现象是纷繁复杂的,但通过理性这一抽象的、“神性的”能力,我们仍然能够理解事物。但唯心论还有另外一个灵感来源。许多唯心论者都是虔诚的有神论者,这并不奇怪。贝克莱和莱布尼茨在其唯心论中,都援引上帝作为全知的心灵。这样做的一个原因是,如果我们没有能力,那就必定有一个无所不知的心灵在感知着事物。但对他们而言,上帝并不只是认识论(即关于知识以及如何获得知识的理论)的一个必然推论。他们是虔诚的信仰者,唯心论不仅符合他们的认识论理论,而且也符合他们的宗教感情。总之,唯心论是想像力与严格论证的结合。像大多数形而上学理论一样,它是一种被世界为什么必定是这个样子的天才论证所支持和构造的世界观。

也许形式最为宏大的唯心论是由一些德国哲学家在19世纪发展起来的,这些哲学家通常被称为德国唯心论者。这个团体的奠基人,也是无可置疑的领导者是来自东普鲁士的伟大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康德也是由我们所认识的一切都必须基于经验这一认识论前提出发的,但他却把这一很容易达成共识的前提发展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他主张,世界本质上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概念构建的。除去我们对它们的经验,没有空间、时间、物体这回事。但这些事物并不因此就是我们个人的想像。我们的心灵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构造的,即存在着某些先验的(普遍必然的)规则,使得空间必须是属于我们的一种特定方式,因此时间和物体也必须是这样一种特定方式。换句话说,康德所论证的就是,存在着一种世界必须如此的方式,但它必然基于我们心灵的本性,而不是世界本身。我们为自然立法,而不是像科学家那样只是发现它们。

在康德这里,这种激进的令人振奋的世界观与另一种甚至更为戏剧性的唯心论观点结合了。他说,我们并非仅仅生活在一个世界里,而是生活在两个世界里。当我们专注于知识的时候,比如在科学研究中,我们是通过知性概念——它们是根据某些规则构造出来的——来感知这个世界的;但是当我们涉及实际事务比如宗教信仰时,那些概念和规则就不再适用了。我们这时用的是一套完全不同的规则。比如说,一个内科医生或生理学家可以用神经和肌肉、骨骼和运动来解释我们做了些什么。这给了我们知识。但是当我们行动或实际做某些事情时,我们并没有用神经和肌肉来看待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只是我们实现自己的意图、遵守某些原则、达到某些目标的手段。当我们思考上帝时,我们并不是在思考一个可以通过科学概念而认识的一个存在者。我们已经看到,康德所辩护的是一种上帝必然存在的道德观念。康德曾经说过,他把自己一生的使命看作“对知识做出限定,从而为信仰留出地盘”。通过把他的唯心论分成两个既分立又对等的领域,康德成功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关于世界和宗教信仰的唯心论图景,在这幅图景中,科学与宗教不再相互抵触。换句话说,他的唯心论既是为了建立一种经过严格论证的哲学立场,又旨在解决生活的基本问题。

在康德之后,许多年轻的德国哲学家都追随他成为唯心论者。其中有些人保留了他的“两个世界”的说法,另一些人则抛弃了它。阿图尔·叔本华自认为是康德忠实的学生,但在康德倾向于通过希望和对人性的尊重来感知世界的地方,叔本华却宣称自己是一个悲观论者。他并不为别人考虑很多,也并不太关注生活。相应地,他的唯心论表明了他的悲观态度。但它也是基于一系列不无闪光之处的论证,其中有些是为康德的唯心论辩护的,有些则是批评康德的。康德把形而上学分成了两个世界,一个是自然和知识的世界,一个是行动、道德和信念的世界。但在康德看来,两个世界都是理性的。它们都根据必然律来运作。叔本华受到某些东方神秘主义者的影响,认为这个形而上学二元论的双方其实都是非理性的,这个结论符合他的悲观主义。他说,知识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幻觉的世界。真实的东西是那些内在于我们的让我们拥有欲望和激情并驱使我们去行动的东西。康德也相信内在力量的实在性,他称这种力量为意志,但这种意志是理性的和遵守理性规则的。叔本华不同意这一点,他认为意志是非理性的。创造出欲望和激情并驱使我们行动的不是“我们的”力量,而是一种狂暴的力量,它归根结底没有任何目的。叔本华为这种悲观的人生看法所提供的答案是:从意志的力量中解脱出来——或是通过审美的超然境界(欣赏艺术、文学和音乐),或是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许多圣徒和宗教戒律都主张抛弃欲望)。

康德之所以会持这样一种唯心论的形而上学,把世界看成理性的,并把科学与宗教分开,是因为他同时致力于这两者。叔本华用唯心论的形而上学描绘了一种灰暗的世界观,在这种世界观里,科学和人的激情都是无意义的。第三位德国唯心论者黑格尔(我们在序言中曾经介绍过他)再次用唯心论建立了一幅理性的世界图景,并把他对科学与宗教的兴趣调和了起来。但康德的唯心论在很大程度上是静态的,人类生活的两个领域各自被先验原理把持着,而黑格尔却看到一个处于不断冲突之中的宇宙、一种无所不包的精神通过我们所有人和历史展开它自身。世界作为精神,是一种试图理解自身的宇宙意识或普遍心灵(黑格尔在这里借鉴了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点)。对于黑格尔而言,科学、道德行动和宗教的领域都是精神朝向自我理解运动的方式。黑格尔也是通过许多论证发展这种观点的,其中有些论证是为一般的唯心论立场辩护,有些则是攻击其他唯心论者,论证他的立场为什么要比别人的更加合理。其他唯心论者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不过,唯心论总是想把基本观点与对世界的希望令人激动地整合起来,再辅之以各种无懈可击的论证,说明这种立场为什么是正确的。无论怎样,唯心论认为,决定世界的是我们的观念,世界上最本质的东西是——心灵。

0 阅读:6

文字有思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