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全球一线大城市的用水量大都面临着结构性缺水挑战。以东京为例,整个东京都市圈人口高达3700万,即便是缩小到23个区的供水区域,每天的供水量也超过400万立方米。
去年,日本东京夏季高温,首都圈的多个水库蓄水量急剧下降,东京政府不得不采取限制用水的措施,呼吁居民节约用水。
东京用水状况
自19世纪末建立现代供水系统以来,东京都水道局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务运营商之一,它为1200多平方公里供水区域内的1300万居民提供自来水,世界级供水系统建设的目标得以实现。
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东京的自来水原水几乎全部来自河流,其中,日本第三大河流多摩川占据供水的主力。70年代后,东京自来水的来源多元化,增加了对利根川水系、荒川水系的利用,另外,多摩地区的地下水作为备用水源。
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崛起,东京聚集了大量的人口与工业,城市需水量逐年增长。据统计,在上世纪50年代末,东京平均每天的用水量为180万吨。到了80年代,平均每天用水量已接近500万吨。高峰时期,一天最大的用水量接近600万吨。
按照东京的水源分配体系统计的结构,利根川水系的供水量占到了四分之三,多摩川水系为供水总量的五分之一,两大水系总库容日常保持在9亿立方米左右。但是,近年来,日本高温天气频发。每到8月,利根川水系上游的9个水库蓄水量平均蓄水率仅为六成出头。
随着节水意识增强,东京人均生活用水正逐年递减。在90年代末,东京每户月均用水量22吨,到2015年已经降到19吨。包括工业用水在内,也比过去有了一定的减少。除了节水意识外,节水技术和商品的普及,也对节水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项数据统计,东京家庭用水,有28%是用于卫生间,24%是洗浴。过去,冲一次马桶用水需12升,现在已降到6升。为节约用水,有独栋住宅的东京市民会在自己楼房顶安一个容积为2吨的储水罐储存雨水,用来冲马桶。
目前,东京都水道局拥有11座主要的自来水厂,每天最大总制水能力大约为700万立方米,负责整个东京核心区1300万人口的用水量。从1995年开始,东京完全禁止使用铅水管,取而代之的是不锈钢波纹管。截至2023年底,东京的水管总长约为2.7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周长的三分之二。每年的用水量在18亿立方米左右,漏水量不足4%。
此外,东京的水源供应虽然来自地表水,但是地下水污染现象频发,已有多个地区的地下水检测出了超标的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
上海市用水状况
作为我国人口最多、工业产值排行前三的最大城市,上海市的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长江干流每年带来水量近7000亿立方米,周围河道湖泊密布,平均降水量接近1300毫米,可谓是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
上海的用水主要以工业为主,钢铁化工、造纸、石油炼制、火力发电、纺织染整、食品六大行业是用水大户。最近十年,供生产用水量年均超60亿立方米,相比2009-2011年三年连续用工业水量超80亿立方米已经大为下降。主要是这些年节能减排的成效,大用水户节水型载体建成率达76%以上。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2立方米,相比过去用水效率大幅提升。
在居民用水方面,本市居民人均每天生活用水量123升,全市生活用水量超23亿立方米,远超日本东京。
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用水总量超73亿立方米,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更是日本东京用水总量的近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