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松弛感”:轻松掌握肌张力的评估

元元的备忘录 2024-09-14 13:46:38

肌张力(muscle tone)是指肌肉松弛状态的紧张度和被动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肌张力的测试对确定病变的存在和部位有非常重要的提示意义。虽然肌张力有时难以精确评估,但它仍然是神经学检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肌张力的起源

通常情况下,被动运动肌肉时遇到的阻力由两个主要成分构成:

(1)肌肉的弹性:这是肌肉本身的一种特性,通常情况下这种弹性较为轻微,除非存在纤维化的情况。

(2)运动单位放电的数量和速度:这是影响肌张力的关键。运动单位放电的数量和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

a.肌梭和皮肤、肌腱、关节及骨骼的其他受体对下运动神经元的刺激。

b.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对下运动神经元刺激或抑制。因此,肌张力取决于运动单位的活性,由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对下运动神经元的各种兴奋性和抑制性冲动的代数和决定。

还有许多途径可影响肌张力,其背后的机制相当复杂且有时相互矛盾。我们将主要关注查体的发现及其临床意义,而不过多地陷入理论细节之中。

查体方法

检查过程中需要确保患者放松,如患者不能放松,此时要求患者放松常适得其反,可以通过无关的对话或让患者从100倒数等方式帮助其放松。

触摸感受肌肉硬度,并被动屈伸肢体感知阻力。检查者需要以不同的速度重复每个动作,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肌张力的变化。

上肢检查:

像握手那样抓住患者的手,同时托住前臂。首先,旋前和旋后前臂。然后在腕部旋转手。

托住前臂和肘部,在肘部活动范围内充分屈曲和伸直上肢。

下肢检查:

髋部肌张力:患者平卧,伸直腿,侧向旋转膝部。

膝部肌张力:(1)把手放在膝关节后部快速抬起。观察足跟;(2)托住膝部与踝部,屈曲和伸展膝。

踝部肌张力:托住踝部,使足部跖屈与背屈。

锥体束损害时的肌张力检查

旋前肌肌张力试验

具体操作见上肢检查第一条,此时检查者急速作旋后、旋前的被动运动,反复操作,便可以感到旋前肌有一定阻力。

股四头肌肌张力试验

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托起患者一侧大腿后面,另一只手托起小腿并突然释放,使小腿自然坠落。

正常人小腿随重心落下而无跳动,锥体束损害时由于肌张力增高,股四头肌的牵张反射增强,故而小腿下落缓慢伴有连续跳动。但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小腿下落缓慢,却无跳动。

锥体外系受累时的肌张力检查

在某些锥体外系疾病(如帕金森病)时,肌张力增高的发生,以颈肌及肩肌较肢体肌肉为早,下列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的体征。

头下落试验

患者仰卧,嘱其尽可能放松,头下不垫枕头,检查者用左手垫于患者枕下,嘱患者闭眼,并转移其注意力。检査者以右手将患者头抬起后,迅速放下,此时在正常人头部会很快地落于检查者的左手中。

在帕金森病患者,即使在早期,由于其颈肌肌张力较高,故头下落较慢。

此检查应取得患者的合作,并反复数次仔细地观察,才可确定。

下肢钟摆试验

患者坐检查台沿,双下肢放松下垂,检查者将其双下肢举起后迅速放下。

正常人则双下肢犹如钟摆前后摆动;肌张力增高的患者,特别是一侧性的,则病侧放下后停止摆动较健侧早。

肩摇荡试验

两上肢垂于身体两侧,检查者面对站立的患者,两手置于患者肩部,前后摇动患者的双肩,使双上肢以躯干为中心前后扭摆。

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其病侧摆动范围较小,而小脑病变等肌张力减低者,病侧摆动幅度较大。

检查所见及意义

1 肌张力正常

在整个运动范围内有轻微的阻力。把手放在膝关节后部快速抬起时,足跟只稍稍抬离床面。

2 肌张力减低

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肌肉弛缓柔软,被动运动时阻力减低或消失,关节活动范围扩大(有时呈过度屈伸现象)。

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如多发性神 经病、脊髓前角灰质炎)、小脑病变、某些肌源性病变以及脑和脊髓急性病变的休克期等。

当膝部快速抬起时,足跟不离开床面。

3 肌张力增高

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肌肉较硬,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加甚或难以施行,关节活动范围缩小,见于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病变。

3.1 锥体系病变

表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上肢屈肌、旋前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增高明显,被动运动开始时阻力大,结束时变小,类似于打开一个普通折刀的刀片,称为折刀样肌张力增高。

所做的被动运动越急、越强,其阻力也越大。

上运动神经元性病变,通常需要一定时间发展至此。

3.2 锥体外系病变

表现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伸肌与屈肌张力均增高,向各方向被动运动时阻力均匀一致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稳定一致的阻力就像弯曲一根焊条或铅管,因此也称为铅管样肌张力增高(不伴震颤)。

如果同时存在肢体震颤,则在肢体被动活动过程中出现规律间隔的短时停顿,如同两个齿轮镶嵌转动,称为齿轮样肌张力增高。

特殊情况(以后有机会再展开)

患者在你尝试活动他的肢体时有明显反抗:反拗或张力过度。常见原因:脑血管病、痴呆。

肌张力障碍: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同时收缩,可导致间断或持续性维持一种异常姿势,维持的姿势通常是身体的过伸或过屈位。

肌强直:是指肌肉收缩或物理刺激后产生的不自主的持续的肌肉收缩。活动后缓慢放松,让患者握拳后立刻伸开可以显示。在肌强直患者,手只能缓慢松开。原因: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伴额部秃顶、上睑下垂、白内障和心脏传导缺陷)与先天性肌强直。

主要参考资料

[1] Biller,Gruener,Brazis,李晓光. DeMyer神经系统检查 (第7版)[M]. 科学出版社, 2020.

[2] 杰兰特·弗勒原著,张巍,俞萌译. 轻松神经系统检查 (第6版) [M].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23.

[3] 陈立杰等主编. 神经系统检查法简明图解 [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0 阅读:7

元元的备忘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