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国最难打的一座城,日军40万大军打了3年,只留下11万白骨

1939年到1942年的长沙战场,成了日寇的"绞肉机"。这座被薛岳将军称为"铁打长沙"的古城,让40万装备精良的日军,连

1939年到1942年的长沙战场,成了日寇的"绞肉机"。这座被薛岳将军称为"铁打长沙"的古城,让40万装备精良的日军,连续三次碰得头破血流。当最后一批日军狼狈撤退时,他们在湘江边上留下了11万具白骨,和一场永远无法愈合的噩梦。

长沙凭什么这么难打?首先得从它的战略位置说起。这里地处湘江之滨,扼守东南门户,既是贯通南北的咽喉,又是进入西南大后方的屏障。日军要是拿下长沙,就等于打开了进攻重庆的大门。

更绝的是这里的地形。长沙三面环山,一面靠水,城外丘陵起伏,水网密布。这种地形让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寸步难行,坦克经常陷在稻田里动弹不得,反而成了我军最好的活靶子。

当时驻守长沙的是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这位被称作"老虎仔"的广东将领,早就把长沙周边摸得门儿清。他常说:"长沙不是能不能守,而是怎么守。"

薛岳将军独创的"天炉战法",成了日军的噩梦。这个战术的精髓在于:先把敌人放进来,然后在运动中消耗,最后关起门来打狗。

第一次长沙会战发生在1939年9月。冈村宁次指挥10万大军直扑长沙,结果被我军诱至捞刀河畔,突然遭到三面夹击。日军连续进攻七天七夜,尸体在河面上漂了一层又一层,就是跨不过这道天堑。

最惨烈的要数1941年底的第三次会战。这次日军出动12万人,还动用了毒气部队。在长沙城内,守军与日军展开巷战,炊事班拿着菜刀都上阵了。有个连长在岳麓山上观测到日军指挥部,立即呼叫炮火覆盖,一锅端掉了对方整个指挥系统。

三年打下来,长沙城虽然被打得千疮百孔,但始终屹立不倒。这背后,是无数感天动地的故事。

城里的老百姓自发组织运输队,冒着炮火往前线送饭。最让人动容的是那些学生兵,很多还是十六七岁的娃娃,就在战壕里学会了打枪。有个小战士在日记里写:"我们退无可退,身后就是父老乡亲。"

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几在战报中哀叹:"皇军在长沙城下流尽了血。"他们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能挡住他们的钢铁洪流。

归根结底,长沙能守住,靠的是守土有责的意志,靠的是全民抗战的决心。 薛岳将军后来回忆说:"不是我的战术多高明,是湖南的老百姓用扁担挑出来的胜利。"

今天的长沙城早已焕然一新,但岳麓山上那些弹坑还在默默诉说:这座城市,曾经让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付出了11万条性命的代价。

评论列表

陶Mani
陶Mani 2
2025-11-03 15:02
人心是战无不胜的钢铁长城只要中华民族团结!(不一盘沙)任何外部恶势力毒蛇!必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