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前,那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知青上山下乡的群众运动,虽说利弊得失都有一大堆,但区别却在于当初的非议很多,而如今的赞誉却很响。
为何当初的非议很多,就不从国家层面说太多的大道理了,只说一点:在那场知青上山下乡的群众运动中,2000多万知青无疑是受损最大的一群人,而与这2000多万知青相关联的亲人至少1.2亿人(大体按每户6人计算,爷爷奶奶二人、父母二人、子女二人),还不包括同学、朋友、同事等。
1970年,也是普遍认为知青上山下乡结束的当年,我国总人口是8.5亿,相当于知青及关联亲人的人口就占了总人口的八分之一还多。
就算这些当事人,即使不加油添醋,只要每人都传播一点上山下乡的不好,会对老、中、青、幼四代人造成多大的负面效应,简直不敢想象。
▲知青出发
加之,人们受一些上山下乡文艺作品中那些悲悲切切、惨不忍睹的细节描写的误导,再次让人们对曾经的那场“上山下乡”的群众运动,产生了许多不好的感觉,非议又怎么会少呢?
当然了,怀念的知青同样也有很多。
那么,为何曾经的非议之声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远去,而赞誉之音却越来越响呢?
正谓:“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毕竟,许多东西,只有经过时间的检验,才会渐渐露出他的真面目。
那么,下面就来说这些无数人心目中的赞誉之音吧。
特权在那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中丧失殆尽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应是第一个“知青”。他从苏联留学回来,就被毛主席送到了农村,并拜一位农民大爷为师。
后来,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正式拉开序幕后,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有晚辈上山下乡,就连红极一时的陈伯达,也将儿子送到了内蒙古草原。至于部长、将军们的公子、千金更是陆续加入到了各地的插队点。
在那个时候,几乎就没有特权一说,人人都是普通群众的一份子,最多只是分工不同。
毕竟,人只要没有特权,就不会出现“一人当官,鸡犬升天”的现象,就不会有“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危害党和国家政权,破坏党群干群关系”的事情发生,这样公平纯净的社会环境,谁又不喜欢,谁又不赞誉呢?
有了这样的社会基础,做什么不好做呢?
知青大学生,成为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大学校园内学习风气最浓郁的黄金时代恢复高考制度后,一大批知识青年进入高校学习,被称为“老”大学生。
这些“老”大学生,曾在知青的岁月里,虽受到了伤害,但同样也得到了磨炼。政治上,成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立足高、眼光远;生活上,为人处事老练,自立、自强;学习上,十分珍惜返城后的学习时光,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成绩。
知青在向老农讨教
因此,教育界一致认定: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是大学校园内学习风气最浓郁的黄金时代,而随着知青大学生的消失,便每况愈下。
例如:在八十年代中期,美国哈佛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中属于“知青型”的就近一半,至于在新时期文学史上,知青作家更是崭露头角。
为消灭“三大差别”而努力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中就有一条:“人因生而平等,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歧视差别。”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而上山下乡的一大目标,就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如:为农村人的子女与城市人的子女,提供了相同的招工、参军、提干机会,让城市不至于完全与农村脱节。
比如前两年,杨超越说“一百斤玉米只能买三斤猪肉”,一堆人就在那里质疑杨超越,这就是典型的城市与农村脱节。
▲知青下田劳动
当然,因为一些主客观因素,在那场知青上山下乡的群众运动中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三大差别”。但是,这样的努力方向和行动,却是人们所期盼的。
再例如:当这些知青全面回城,可以接父母的班、顶岗了,而这时候的农民子女却没了一起参加招工的机会,真正的不平等了。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小平同志说过:“先富要带动后富,并不是说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就行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富裕。”
如今,城市已经富裕起来,可农村,还要等到何时?甚至。在没了人民公社之后,曾经给农民年老后的那点保障也没了。
让“专家”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我国知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就是那时的佼佼者。
14岁那年,有一次学校请菜农老妇做报告,老妇笑嘻嘻地对温铁军和他的同学说:“你们吃的白菜,都是用粪水浇灌出来的,长得可好了。”
当时的他很不理解,一个是餐桌上的美味,一个是排泄物,怎么能混到一起呢,只当是个笑话。
直到一年后,他才真正深刻理解了老妇所说的背后含义。
17岁那年,温铁军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去到山西省的农村“插队”。
当时的他,可是生长在“教授大院”,父母都是人大建校的第一批教授之一。十七年来,他可谓是“脚不沾土,手不摸粮”。初到乡下时,面对农户家中一排靠墙的农具,他一个都不会用。但是,这些乡下的农民们却都很尊重和包容他们这些知识分子。甚至,他们自己宁愿饿着肚子,也要把自己舍不得吃的精粮好菜,送给他这个一天都不会为吃饭而发愁的外来知青,可他有时还嫌不好吃,而不愿意吃。每每想到这些,他都感到羞愧难当。
在插队的那段里子,他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农民,什么是农民阶级。对于这些,如果不在农村真正待过,不去亲手干点农活,是永远也无法理解的。
▲温铁军
这时,他也真切明白了毛主席为何要号召知识青年们上山下乡的一番苦心。新中国成立后,大量人口进入城市生活,他们这些第一批进城的人有了子女,子女再从学校毕业,一个新的矛盾便凸显了出来“人多坑少”,就业困难。
因此,毛主席那时说过一句著名的口号:“我们都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于是,便有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其实这也是对我们党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次大试验。
也就是说,并不是农村少这2000多万劳动力,用温铁军的话说:“在那个并不富裕的年代,勤劳诚朴的农民们,就这样承担起了养我们这些闲人的成本。”
于是,温铁军便爱上了三农。
1985年,温铁军被正式聘请为国家农村政策调研学者。当年,他就从西藏出发,一路沿着黄河走到了山东入海口。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他走过了八个省,走进了上百个农村,住过窑洞、废弃的教室、破旧的房屋。当然,更多的是在农民们热情的接待下,住进了农户的家中,也更便于自己对三农情况的了解。
如果,我们的一些专家,都能如他一样的脚踏实地,按照那句上山下乡经历总结出的人生格言“老实做人,扎实做事;不事张扬,只求实绩;勿忘人民,甘作奉献;鞠躬尽瘁,奋发有为”去做事,人们又怎么会戏称他们为“砖家”呢
或许毛主席说的不要脱离群众,说的就是这个吧。
因此,有学者认为,上山下乡一个影响相当深远的意义就是“让知青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
防止了知识分子城市化潮流的漩涡卷去了乡村的干柱19世纪末20世纪初,知识分子城市化潮流便已初具规模。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曾经的知识分子城市化潮流已开始向精英城市化潮流演变,而乡村社会却似乎成为一个被遗弃之地。
但是,随着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农村的教育、医院、科技、体育等方方面面,都有飞速追赶城市的趋势,城乡差别快速缩小。
▲知青开会
例如:据国际经济学顶刊《美国经济评论》发表的陈祎、范子英、顾晓敏和周黎安的文章显示,通过使用3000多分县志里的知青数据和人口调查数据进行匹配和实证研究,发现知青数量对提高农村儿童受教育程度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个影响在知青离开后,虽然减弱,但依然存在。
然而,随着上山下乡运动的结束,知识分子纷纷从乡村拥入城市,一批批农村毕业的大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人再回返乡村的,甚至许多的优质教育资源,都在由乡村向城市流动,而小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样不断在向大城市流动。不几年,城市的漩涡便卷去了乡村的干柱,剩下的要知识没知识,要文化没文化,农村发展越显窘困,城乡差别也似乎显得越来越大。
也因为这些赞誉之音,有许多人认为,上山下乡,是伟人的一次高瞻远瞩、意义深远的伟大决策。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