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何时开始接触跑步?又是何时开始接触马拉松运动?不同的人答案不一。
从宏观层面看,2015年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中国大众马拉松开始发展的元年。当时全年有134场中国田协认证赛事举办,尽管难以和2019年的1800余场相比,但那是在2014年全年仅有51场的基础上直接倍增。
现在活跃在赛道上的跑者,不少是从那时候开始接触马拉松。至此,马拉松开始从专业竞技的小圈层向大众运动发展。
随着跑者们跑龄增加,面对跑步心态产生着不一样的变化。心态平了、行为“佛系”了、面对这项运动也更加理性与自我了。
参赛欲望归于理性♀️跑者-斯蒂芬妮:
“2015年的比赛季,我几乎每周末都在参赛,说不清那时候的心态。”
开始接触跑步并养成一定习惯的跑者,大部分会从半马开始尝试,进而去参加一场马拉松。不得不承认,很多人开始了解跑步的原因是城市马拉松的发展。
对于本地赛事几乎“逢有就报”,对于国内知名大型马拉松也尽量规划时间去安排;很容易被比赛“种草”,参赛热情奇高——这是很多跑者在初期会经历的阶段。
来自陕西的斯蒂芬妮在刚接触马拉松的头几年就是一位极度喜欢比赛的跑者,她不完全追求成绩,但是比赛频率非常之高。
“春秋季的几个月,我每周各种比赛都会去参加。2015年,一个月四场全马是常态,不过基本就是4小时左右完赛。没有退赛过,觉得不舒服就跑慢一点。当时觉得马拉松对自己是个新鲜的东西,之前没有尝试过,就喜欢那种感觉,说不清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随着参赛经历的增加,斯蒂芬妮完赛过百公里的越野,也参加过国外的比赛,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三年左右。
如今,她很少再参加大型马拉松,但跑步的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除此之外还将骑行作为运动爱好之一。对于一些未参加过的赛事,她依然抱有想法,只是不再保持如此高的参赛频率。
从最开始高频次参赛,到后来每年选2-3场赛事参加,这成为很多跑者对于参赛这件事的心态改变。
对训练数据不再“上头”跑者-淘淘哥:
“跑步对身体确实很好,我依然热爱它,但没有原来那种对数据的执念了。”
初跑者在拥有第一块运动手表后,往往也会有一段对于训练数据特别“上头”的时期。他们会查阅大量文章资料,与跑友讨论交流,对于配速、心率、步幅等等非常关心。
日趋“严肃”的道路上,他们会因为数据的提升而拥有实实在在的成就感,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将跑步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来自北京的淘淘哥在接触马拉松运动初期便非常“严肃”,他日常会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训练数据,会关注自己最大摄氧量的提升,也会严格按照课表去执行训练计划。2018年,他创立了自己的跑团。
“最早期我对数据是特别关心的,当时的理念是训练应该高效,不能是胡乱跑。只要定下来一个课表,不管这一天发生啥都得跑。冬天再冷再早也能起得来,那段时间是比较自律的,热情也很高。”
如今,淘淘哥依然保持着较为规律的跑步,并且一直把破三当作能力之内的目标,但不再过度关注训练数据。这源于他对于各项数据结合自己身体表现更深层的理解,还有一段原因是对跑步心态的改变。
“我后来去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发现生活还是有挺多很精彩的地方,周末去参加一些宠物主题的聚会,或者羽毛球、篮球、唱歌、跳舞这些活动,我确实对跑步没有像原来那种执念了。分配时间到这项运动的比例有所调整,自然对数据好像没有以前那么关心了。”淘淘哥说。
因为有一个主导创立至今五年的跑团,他对于跑步这项运动的热情并未降低,只是对于数据不再“上头”。“跑步把我们连接在一起,这种感情是不会变的。我也希望和他们一起去参加波士顿马拉松。破三嘛,总归要破的。”
不再需要“一群人”来获得动力跑者-邵小邦:
“我现在90%的跑量都是一个人完成的,节约时间成本是最大的原因。”
除了收获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外,跑步受欢迎的一点在于它的社交属性。不同城市小到区县几乎都有跑团,大型城市各类品牌活动、小型赛事就更加丰富。
大家在相同的爱好之下互相交流,结识新朋友,将社交当做锻炼身体之外的又一重要收获。初跑者多多少少都曾加入过跑团,帮助自己形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增进对跑步的了解。而慢慢地不同跑者也开始分化,一部分仍享受跑团带来的动力,另一部分则开始转为一个人跑步。
接触跑步八年的邵小邦直言自己现在90%的跑量都是一个人完成,很少与跑友约跑。
“刚开始一群人一起跑对我帮助还是很大的,大家交流跑步知识、跑步装备等等。现在我觉得一个人跑最大的便利就是节省时间,安排更自由。约跑涉及到时间和地点的问题,都是时间成本。跑步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能让跑步影响到生活、家庭和工作,所以我会尽量控制跑步在生活中占用的时间。”邵小邦说。
由于居住地与训练场地的问题,不少跑者最终确实会归于一个人完成跑步。在大多数城市,更多的形态则是跑团每周合练两次,周中强度训练,周末长距离训练,其余时间则各自安排。能否一个人完成跑步,某种程度上也检验着跑者是否真正享受跑步这项运动。
对异见者不再“针尖对麦芒”跑者-老杨:
“最开始对自己的立场据理力争,后来觉得为什么要苛求别人的认同呢?”
跑圈是个大熔炉,大家有着不同的社会身份,同时因为跑步的年限对这项运动有着不同的理解。尤其随着社交平台的发展,不同观点的表达有了空间,陌生人之间的互动不再受地域限制,观念冲突难免产生。
有时是所谓资深跑者对于小白的“教育”,有时是跑者对于所谓“大神”的不认同,有时完全是没有对错之分的理念不一致而已。
跑者老杨此前就是一个很喜欢在网络上“互怼”的人。“以前看到我认为不对的言论我会回复,不管微信群还是抖音上。例如一些人说跑步伤膝盖,一些人说负重5公里可以跑15分出头。或者大家对某场比赛的评价不一致,我也会据理力争捍卫自己的立场。”
随着接触不同人群,以及跑步年限的加强,老杨对于网络上不同声音慢慢不再做回应,也影响不了自己的心态,不再去纠结不同人的不同观点。
“我的想法近年来确实有了很大变化,大家想法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不同。就算他是错的,我又何必强求别人接受呢。”老杨说。
从互不相让的争夺,到归于理性的讨论,亦或是各自保留观点。对跑步这项运动的理解更加多视角,不再强求别人的理解与认同,这是很多跑者随着不断了解跑步产生的心态变化。
不论是行为上的“佛系”还是心态上的改变,随着跑步年限的不断增长,很多跑者们度过了那段“发烧友”的时期,慢慢将跑步融入了生活。
跑步真正成为了日常的一部分——不是最重要的,但也离不开;不苛求别人理解,但也不因别人的声音改变想法。不论是追求快或慢,一个人或一群人,观念同与不同,跑步就只是纯粹的跑步。
所谓慢慢“佛系”,或许是随着相处年限的增加,你与跑步成为了一对好朋友。不用刻意取悦,也不用相互牺牲,不必在意大家对你们的看法,保持最舒服的相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