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近日,笔者在门诊诊治了一位52岁男性患者,他的姓名中有一个宇字,就称他为阿宇吧。阿宇是因为患有近20年的糖尿病,三年前发现双下肢水肿,两年前发现血肌酐升高。首次来本院时门诊化验的血肌酐值为229μmol/L,尿素氮值为18.3mmol/L,血清白蛋白22.3g/L,尿蛋白3+,24小时尿蛋白定量4.59g,血红蛋白82.1g/L,彩超显示双肾萎缩。
然而,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及既往用药等情况后,肾为先给阿宇的建议是:准备透析吧!
为什么会这样?根据CKD-EPI公式计算,阿宇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27.26ml/min,诊断为糖尿病肾病Ⅴ期,慢性肾脏病4期,并没有进展到eGFR≤15ml/min的慢性肾脏病5期的尿毒症,也没有需要透析的其它指征。
笔者再次详细询问病史及用药后发现,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这之前阿宇一直服用一种叫“羟苯磺酸钙”的药物。是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并不是说以前的医生用错了药,或者说羟苯磺酸钙这个药有什么问题,而是服用羟苯磺酸钙这种药会干扰肾功能中血肌酐的检测结果,从而造成对肾功能严重程度的误判。
肾友可能并不知道血肌酐常用这两种检测方法,分别为苦味酸法与肌氨酸氧化酶法(简称酶法),由于酶法具有样本量小、出报告速度快及特异性高等优点,目前多采用这一种方法检测血肌酐。而酶法测定血肌酐的原理是这样的:肌酐在酶的催化下生成肌酸,再在酶的催化下水解成肌氨酸,再经过肌氨酸氧化酶催化下生成甲醛、甘氨酸与过氧化氢等,最后在过氧化酶催化下反应生成可进行比色的醌亚胺,这样就可以测定出肌酐的含量了。而羟苯磺酸钙可以消耗酶反应中参与反应的过氧化氢,从而抑制了显色,最终导致血肌酐检测结果偏低。有研究发现,服用羟苯磺酸钙一周后,采用酶法检测的血肌酐就会明显下降,最低可下降约50μmol/L,最高可下降295.5μmol/L。
让阿宇停服羟苯磺酸钙一周后,再通过酶法检测,发现其血肌酐为502.3μmol/L,再根据CKD-EPI公式计算,阿宇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10.55ml/min,已经到了eGFR≤15ml/min的慢性肾脏病5期的尿毒症,下一步确实需要考虑透析治疗了。
因此,对于慢性肾脏病来说,肾病患者与经治医生不能完全依赖血肌酐值或某一次血肌酐检测结果,而应根据病史进行全面评估,既要考虑与除外感染(普通感冒、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及尿路感染等)、缺水(发热、大量出汗、处在高温环境及过度利尿等)及劳累(工作与学习太累、剧烈运动及纵欲过度等)等急性与可逆性影响因素,也要考虑与排除年龄、性别、胖瘦、药物、饮食及其它影响因素。
本篇首发文章为周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糖尿病肾病如果无法最大程度的控制糖尿病,即便血肌酐真的只有200多,也大概率会在两年内进展到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