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补阳高手”不是羊肉而是它!立冬后多吃,睡眠香了,寒气也散!

立冬过后,气温骤降,寒风渐烈,人体阳气易耗损,不少人会出现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睡眠浅等问题。此时食补讲究“温阳散寒、固本

立冬过后,气温骤降,寒风渐烈,人体阳气易耗损,不少人会出现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睡眠浅等问题。

此时食补讲究“温阳散寒、固本培元”,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羊肉,却不知真正的“补阳高手”是搭配了杜仲的骨汤,杜仲猪尾汤、杜仲骨头汤。

既能温补阳气,又不燥烈上火,立冬后常喝,驱散寒气、安睡整晚。

杜仲是中医里著名的“补阳要药”,《本草纲目》记载其“能入肝补肾,强筋健骨”,性温味甘。

能温补肝肾之阳,还能固摄精气,对秋冬季节肝肾阳气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畏寒乏力尤为对症。

而猪尾、猪骨富含胶原蛋白和钙质,能滋阴润燥、强筋壮骨,与杜仲搭配,一温一润,补阳而不燥,散寒而不伤阴,堪称秋冬食补的黄金组合。

1.杜仲猪尾汤

猪尾洗净切段,冷水下锅焯水,加少许料酒去腥味,捞出用温水冲净浮沫;杜仲用清水浸泡10分钟软化,红枣去核备用。

砂锅中加足量清水,放入猪尾、杜仲、姜片、红枣,大火烧开。小火慢炖1.5小时,最后加入枸杞再炖1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炖好的汤汤色奶白,猪尾软糯,杜仲的微苦与红枣的清甜交融,口感温润不腻。

2.杜仲骨头汤

则更适合全家分享,食材替换为猪筒骨500克,其余配料不变。

筒骨敲裂后焯水,与杜仲、姜片一同放入砂锅,慢炖2小时,让骨髓的鲜香与杜仲的药香充分融合。

筒骨的钙质,和胶原蛋白,融入汤中,不仅补阳散寒,还能滋养肌肤、强健骨骼,老人小孩喝了都有益。

立冬后,坚持喝这两款汤,效果肉眼可见。杜仲的温阳之力,能驱散体内寒气,让手脚冰凉的情况逐渐改善,出门不再畏寒;

肝肾得到滋养,腰膝酸软、浑身乏力的症状会减轻,整个人更有精神;

更难得的是,阳气充足,则心神安定,很多人喝一段时间后,入睡变快,夜间不易醒,睡眠质量大幅提升。

相比羊肉的燥热,杜仲骨汤温和滋补,适合长期食用,尤其适合体质虚寒、熬夜党、中老年人以及产后虚弱的女性。

秋冬食补,不必追求名贵食材,这碗家常杜仲骨汤,以药食同源的智慧,将温补阳气,与滋养身体结合,做法简单却功效实在。

立冬已至,在家多炖一锅,杜仲猪尾汤或杜仲骨头汤,让家人在暖汤的滋养中驱散寒气、补足阳气,睡个安稳觉,健健康康度过整个寒冬。

食补的真谛,从来都是顺应时节、贴合体质,这碗温阳靓汤,正是秋冬养生的最佳选择。